修行,就这一念之差,就会发生魔业(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

你看,你读这个文,就可以明白了!

“是食辛人”:这个吃五辛的人是哪一个?哪一个吃,就是哪一个!你吃就是你,我吃就是我,这没有指定哪一个人,就是说吃这种东西的人。

“修三摩地”:他想修行定力的话。你说怎么样?

“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这所有一切的菩萨、一切的天仙、十方一切护法的善神,因为他吃五辛的关系,所以这护法善神都不来守护他。为什么?太臭了嘛!护法善神都欢喜干净的,因为嫌乎他这个气味太臭了,所以就不来守护。为什么要护法善神守护你呢?就因为有正,则没有邪;没有正,也就有邪了。正,就是护法善神,就是守护修道人的。

现在护法善神不守护了,你说怎么样了?

这“大力魔王”:唉,他一看:“这个地方没有人接近这个修道的人!”哦,好了,他来了!他来,就把你搞得成他的眷属。所以天仙、菩萨、十方善神不来守护这个修道的人,这大力魔王啊──这个大力就是有大势力,他很有势力,“得其方便”:他就得便了,乘虚而入。

怎么样呢?你说他这个大力,力量有多大?“现作佛身”:他变做一尊佛。所以我教你,将来你要是得了佛眼,有的时候会看见佛来了,菩萨来了,或者天仙来了,或者神来了。真正的佛、菩萨、天仙、神都有光的,他们这个光是清凉的,照到你身上,你觉得非常的自在,觉得再没有那么舒服了。要是魔呢?他里头有一股热力。不过这个分析,要很有智慧才能分析得出来,才能判断魔和佛的这种光;你若没有智慧,你也不觉得他那个热力是热──当然不像火那么热了,但是它里边有一种热的力量。所以这要有真正的智慧,才能判断魔和佛的这种光。

这个大力魔王,他能现作佛身,“来为说法”:来给你说法。说什么法呢?你怎么能知道他是魔,怎么能知道他是佛呢?他们所说的法不同。什么法呢?“非毁禁戒”:“毁”,是毁谤;“非”,就说:“不要持戒!持戒都是小乘人持的嘛!大乘人,杀即无杀,盗即无盗,淫即无淫,这没有关系的。你杀也是没有犯戒,盗也没有犯戒,淫也没有犯戒,根本就没有这些个东西!你不要拘止那个小节,不要这么守这个细行,你犯也没关系!”他这样讲。

可是这个犯,在没受戒之前,你所做一切的事情,不算犯戒的。若受了这条戒,譬如受了不杀生的戒,你若再杀生,这算犯戒。为什么?你明知故犯。受了不偷盗的戒,你又去偷了,这是犯戒;若不盗,就不犯了。你受不邪淫的戒,以前你做邪淫的事情,那不管的,因为那是过去的,不知者不作罪;若受过戒之后再犯,那就是犯戒。不妄语,你没受戒以前,那根本也就谈不到什么犯戒不犯戒,可以随随便便乱讲;受过戒之后,就不可以乱讲的。什么事情,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可以知道说不知道,不知道又说知道。你不可以转弯抹角讲话的,必须要直心是道场,有什么说什么。这是受过戒的,然后才算犯。那么说,这么样子,我可以不受,就不犯了吧?因为你现在知道受戒好,如果再不受,那你又是当面错过。你不受戒,对你自己、对佛法上,也没有进步的。一定循序渐进,若知道这是好,就应该受戒;受戒之后,要好好的守着戒,不要犯了!

而这个魔王就专门破坏禁戒,专门不叫你守戒的。“赞淫怒痴”:他赞叹淫:“你有淫欲心,那最好了,淫欲越大,你成菩萨的果位也高!你看那个乌刍瑟摩,不也是每一天都需要两、三百个女人?然后他修行,变成火头金刚,那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他一这样赞叹淫欲,这你就应该知道,他不是真正的佛,他是魔王变化的。他赞叹怒:“啊,那脾气不要紧的,脾气越大,你的菩提也越大。烦恼即菩提嘛!你烦恼多,菩提也就大了。没关系,你只管发脾气去!”

痴,是愚痴,多数做颠倒的事情。好像前边讲的“愚钝轮回痴颠倒故,和合顽成八万四千枯槁乱想”,那个愚钝的轮回,由愚痴的颠倒这种情形,就怎么样呢?“精神化为土木金石”。这不是个个都是这样的,不过偶尔会有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的情形。那么这个痴颠倒,魔王就赞叹,叫你越愚痴越好;你愚痴,好听它的号令,好入它的党,做为魔王眷属了嘛!所以他欢喜你愚痴的。

好像最近印度有一位姓黄的,他寄一本书来,那本书上就专门赞叹“双修”,男女要在一起修道的;这都是近于一种魔说!魔王就专门赞叹这种,令人不断淫欲,说不断淫欲就可以成佛的。不断淫欲如果成佛,那个佛也变成不清净了!而佛是清净的。

什么东西是最污浊、最不清净的呢?

就是这个淫欲,这是最不清净的一种东西!所以男女结婚,那个“婚”字,在中文来讲,有个“女”字边,搞个黄昏的“昏”。这是说,一结了婚,就没有智慧了,天天都好像在晚间过生活,天天都在黑天,不清净;天天都是睡觉一样──黄昏,就是要睡觉了。睡觉,就什么也不知道,就愚痴了!所以在中国这字义上,你若是研究起来,很有道理的!说是“头昏脑胀的”,头昏,就是没有智慧了。那个“昏”,再加上个“女”字,不单头昏,觉也昏了!所以这是很厉害的。我说这个“觉”,不是“手脚”的“脚”,是“觉悟”的“觉”。觉悟也不觉悟了,也昏了!你看,厉害不厉害?(北方口语“觉”发音为“脚”)

不过这也不是一定的,应该要把它看得活动起来,不是死板的。虽然说结婚是昏了,你可以在这昏的时候明白,在这昏的时候不糊涂──释迦牟尼佛也结婚了,但是他的智慧比谁都大。所以,方才说吃五辛的人,那鬼就和他接吻,常常和他住在一起,我们所有的人是不是就生一种恐惧心?如果你不怕,那是没有问题;如果你怕的话,就不要吃五辛这种东西,它自然就离你远了。你不吃,天仙、菩萨就守护着你,鬼就会跑了。

结婚,虽然说头昏脑胀的,但是可以“头昏觉不昏”;这个“觉不昏”的意思,就是说你虽然结婚了,若有觉悟性,就是我说的“头昏觉不昏”。你可以学我们那个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那就不会黑暗,会光明了。我们现在跟释迦牟尼佛学智慧、学佛法,我们一切一切都应该以释迦牟尼佛做我们的一个榜样、一个标准。所以就结婚的人,也不必忧虑,只要你能“入阵出阵”,能以在这个境界上明白这个境界,不被它所迷,这就不要紧了!我并不是要反对每一个人结婚,我是把这个道理给提出来。我们要研究这个道理,所以果容也不必担心!

吃五辛的这一种人,因为天仙护法、菩萨善神都不保护他,所以大力的魔王就得便了;大力魔王得了方便,就变现一个佛的身体,来给他说魔的法,赞叹淫欲、赞叹瞋恚、赞叹愚痴。于是乎,这种的人受魔王的迷惑,就没有正知正见,没有真正的智慧了。没有真正智慧,没有正知正见,有什么呢?就有了邪知邪见。魔王说淫欲好,他也信了:“这佛告诉我的嘛!佛告诉我说淫欲是没有关系,不要紧的!”又说是:“烦恼也不要紧的,烦恼即菩提,这是佛告诉我的!”本来是魔王给他说的法,他说是佛说的,这就叫“认贼作子,认魔王作佛”了。

所以“命终自为魔王眷属”:等他寿命尽了,在这世间上福享尽了,就命终了。死了,跑到什么地方去呢?就乖乖地跑到魔王那边去,做魔王的眷属了。为什么做魔王眷属?因为他在生就相信魔王所说的法,就是存一种邪知邪见。

“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魔王也有他的福报,等他受魔王的福报尽了,就要堕落到无间地狱里头去。因为他邪知邪见,做完了魔王眷属,魔福享尽了,又该堕落无间地狱里头去。什么时候出来?那没有人知道了!

以前有这么一个修行的人,他念“南无阿弥陀佛”;虽然念“南无阿弥陀佛”,但是他很贪心,贪什么呢?就贪银子、金子。他修行,念佛是念佛,他听说极乐世界是黄金为地,金子非常之多,说:“我若生到极乐世界,黄金为地,我一定要存起来一些个金子!”那么在这个世界,他也存一些个金子、银子。有一天,他看见阿弥陀佛拿着一朵莲华来了,对他讲:“你今天应该往生极乐世界了!你可以把你的金子都带着!”他就把他大约有四、五百两银子,都放在这朵莲华上。可是他自己还没有坐到这莲华上,这莲华就没有了,阿弥陀佛把这些金子、银子就给拿走了。他想:“喔,阿弥陀佛也是欢喜钱,也欢喜这金子、银子的!看见我的钱,就拿走了!”

他本来是在一个家庭里住着,这是人家另外供养他。正在这个时候,这个家庭里边,就生了一只小驴──驴就是马之类,比马小的这种动物。这小驴一生出来就死了,看这小驴肚里很重的,一扒,啊,这个老修行的银子、金子,都在这驴肚里。这老修行说:“喔,我贪心这么重!幸亏这回我没有去!我如果去,不也就做驴了?原来阿弥陀佛来接我,这还不是真正的境界!”自己庆幸,他幸亏没有跟着这一个“阿弥陀佛”去。

由这个,说:“阿弥陀佛是不是有的呢?”阿弥陀佛是有的,但是往往人邪知邪见,就有魔;那个魔也会现这个相,和阿弥陀佛一样一样的。所以在这里边,我们知见一定要正的。知见正怎么样啊?切记不要生贪心,不要贪财,不要贪着说:“喔,我若生到极乐世界,那儿黄金为地,我把那个金子收起来多多的!”他因为有这一念要收金子,所以几乎就变成驴。想要到极乐世界去掘金的这一类人,都应该发一种觉悟心:极乐世界虽然说黄金为地,但是你可不能存自私自利的心,预备给自己将来随便用的。所以修行,就这一念之差,就会发生魔业。

“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阿难”哪!你听见我说了没有?

“修菩提者”:修行菩提道的人,“永断五辛”:一定要不吃这葱、韭、薤、蒜和兴渠。你若吃这些个东西,就会跑到魔王那里边去;不吃这些个东西,你就会到佛的眷属里边来。

“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这是对修道的第一种增进修行渐次。修行渐次要除助因,什么是魔王的助因呢?就是这五辛。你不要把它看得简单了!你因为有五辛,就变成混浊了,就不清净了;不清净,就和魔王眷属相合了。魔王的眷属,就是不清净的;他是越不清净,他越欢喜。

恭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圣人与道为一,深不可识,又是如何的深不可识,以及如何才能笃守大道,不让智巧滋生呢?
致虚极,守静笃。
致,《说文》注,送旨也。这里是指达至的意思。虚,指一种非现实状态。极,极致。守,从宀从寸,掌管法度,职而守之之意。这里指以守静为职。静,審(同审)也,会意字,从宀番。番,兽足也。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静的本意,指动的行为终止之后,留下的痕迹一目了然。引申为寂静。笃,厚重之意。
要深刻理解虚的内涵,可以和空和无两个近义词对比。空的反义词,是满。无的反义词,是有。虚的反义词,是实。
空和满,强调的都是基于现实意义上的某物的容存状态。有无,强调的则是也是基于现实意义上的存在与否。而虚实,则强调的是出离于现实。
把自己从现实中抽离出来,达至一个虚无之境,走到最极致的虚无里,以至于通达太虚。
这时候,一切喧哗与躁动,都不复存在,唯留一片静寂,守着这样的静寂,渐渐的感到它变的又厚又重,慢慢的往下沉,直到坠入大通之境。
致虚极,指通达于大道无物至虚之境。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致虚极呢?
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具体的下手方法,便是庄子所阐明的心斋之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庄子·人间世》
守静笃,指抱一守神,内葆之而不荡。具体如何才能守静笃呢?
下手的方法也是在《庄子》一书中,正静明虚之道。正则自静,静则自明,明则自虚,虚则无为无不为。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无不为也。《庄子·庚桑楚》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以天道观万物,见万物同时一起循天运而生生不息。可以洞察到,万物皆出于天运之机,皆入于天运之机。机,天地造化之能。
进入大通之境,打开造物主视角,站在造化之门的门口,开始打量万物。看到它们生了长,长了化,化了收,收了藏,藏了已。已而再生。它们就这样反反复复的生了死,死了又生。一直这样循环,永远也没有停息。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如此纷繁的万物,它们都是天地之子,天地则是大道之子。天地万物,它们生死循环的演化,都是大道所推动。它们生出于道,化凭于道,死入于道。莫不因道而生,莫不因道而化,莫不以道理身,是以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万物禀受天地之气所生,此为天命。以天道治天下,使万物因任天运自化,这便是归根。万物任天运无所为而自化,自正于天道,是谓静。
万物一次次回归到造化之门那里,它们生前的喧动都在回归造化之门的那一刻戛然而止。它们坠入寂静之中。喧动的生命结束了,走向极致的虚静。从极致的虚静里,又再一次造化出生命的喧动。如此往复循环,永不停息。
天命有三,所禀受之命,所运化之命,所存续之命,在天下万物自正之后,其命皆能足全天年而不伤。是谓复命。
归根复命,深根固柢,死而不亡者寿,重积德无不克,都是同样的道理。无论是对于个人来说,还是对于天下来说。这个道理,都同样适用。
老子认为,人不生病才是正常的事情,生病了,才是反常。而人之所以生病,就是因为天下无道,统治者妄作妄为,天下不正,百病皆生。
人身如此,天下也是如此。老子认为,天下有治乱,才是奇怪的事,才是不正常的事。因为天下长久的太平,才是正常的。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复天之命,禀天之道,为常。知常,才能绝弃伪巧不道的人智之治,才能洞见领会天道之治。通达于天道之治,为明。
万事万物,这样循环往复的生生不息,正是天道使然。洞悉了天道,才能对万物了然于胸,明白四达。才能理解,世界如何运转。
不知常,妄作凶。
不了解天道,也就不懂得如何顺应天道。不顺应天道,就会以人智治国,那么就会根据人为的想法,胡乱妄为。这样统治天下,就会造成天下昏乱,祸殃丛生,是谓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我们为什么要以天道治理天下,而不是以人智治理天下,这段话,讲的就是天道政治伦理。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来,天道政治伦理,是如何一步步推导出来的。
知常容,圣人唯有通彻天道常理,才能容蓄天下万物。了解天道运转的规律,理解世界如何运转,就能对万事万物了然于胸。
容乃公,不仅儒家讲天下为公,道家更讲天下为公。天地造化天下万物,民莫之命而自均。天道之均天下,非人之命,而是天之命。
圣人秉承天道治天下,所以要以天之均容天下,而不可以以人之偏私治天下。所以天下为公。
洞悉天地万物一切尽收眼底,那么就不会因为人为的偏颇对万物产生偏颇。
公乃王,通彻于天道,为圣。内圣而外王,行天道之大公于天下者,为王。在天道政治伦理中,内圣、天命、外王三者,圣王一体,以天命为道枢。
王乃天,王以天道治天下,以天道正天下。他便是天的化身,便是天道在人间的代言人。是谓王乃天。
天乃道,圣王以天道治天下,以天道正天下,使天下复归于道。大道之行,是以天下有道。
道乃久,天下有道,则天下无乱。天下无乱可生,故能长治久安,王朝的国祚才能永续长存。
殁身不殆,在这样永久的太平社会里,终生也不会出现危难。
致守虚静,同于大道。以道莅天下,则天下有道。天下有道,则万世太平。
世界是现实的吗?现实感,只在于一生一命。世界是虚拟的吗?虚拟感,来自生生不息背后的那个造化之门。
站在造化之门那里,用造物主的视角打量世界万物,把他们纳于胸间,就不会再被纷纭的万物遮蔽心智。以道御物,则无不通。治事,则无不达。
生命,是现实的吗?一生之命,是生命的现实。生生不息之命,它是虚拟的,正因为它是虚拟的,所以才能生生不息。
永生,即是生生不息之根。在极致的虚静中,站在造化之门那里,用永生的视角,回头打量这一生之命。或许,那一眼回望,可能就洞彻了,明白了生生之命。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生天杀,道之理也。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生生者不生,杀生者不死。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最后汇总: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TA爱上你的6个理由,只是你一直都不知道!

我的学员小H找到我的时候,说临近婚期,她很是焦虑,已经三天没有睡着觉,问我这婚还要不要结了。

我说,“不急,你先说说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小H说,“恋爱的时候,我会问了他一个问题:你都爱我些什么啊?

最初的时候,他还能耐着性子回答我几句,比如喜欢我的温柔、善良、聪明等。

您知道,这个时候,哪怕是最不善言辞的男人,都会成为最浪漫的诗人,将自己满腔爱意化成最美丽的句子,给自己的女友带来良好的心灵感受。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也懒得再重复这种甜言蜜语,于是告诉我‘我喜欢你就是喜欢你,不需要什么理由’。

现在临近结婚的时候,我再问他的时候,他就索性懒得回答了。

这么巨大的差异难免让人感到失落,于是我就一遍一遍地搜寻他可能不是真的爱我的证据,一来二去,还真发现不少。

到底要不要跟他结婚,成了我现阶段最大的心结。”

从充满诗意到毫无情趣,男人在这个过程中失去的是激情,是刺激,是新鲜感。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男性大多会从最初的优点多多,变得最后找不到一个理由了。

那么,爱一个人到底需不需要理由呢?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爱一个人确实是需要理由的。一个人喜欢另一个人总会有一定的原因,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恋爱的理由有很多,但这其中也夹杂着各种复杂的因素。

看过《大话西游》的人们,肯定会记得这样一段对白:
菩提: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
至尊宝:不需要吗?
菩提:需要吗?
至尊宝:不需要吗?
菩提:需要吗?
至尊宝:不需要吗?

这几句对白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无厘头式的调侃,更关键的是它抛出了一个关于“爱一个人是否需要理由”的问题。
从艺术上讲,显然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艺术毕竟是艺术,它的美就源于它的至真至纯。

在现实生活中,谁又能够承受那种“明明不爱却不得不在一起”的痛苦呢?谁又不曾惋惜“白爱一场最终劳燕飞分”的结局呢?

面对高离婚率的社会现状,“他到底爱你什么”最好还是在结婚前要弄清楚比较好。而且当我们思考“他爱我什么”这个问题时,不能只听对方怎么说,关键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去分析你们亲密关系中出现的蛛丝马迹。

有人说,结婚就是一场最大的赌博,为此有人赌上了一生的幸福。但学姐今天想告诉你的就是,婚后幸不幸福,在婚前是有迹可循的。接下来学姐就来分析给你听:

理由1:匹配假说

身体的吸引是来自于身体的一种魅力。身体魅力是指一个人外貌和肢体所显示出的一种吸引别人的独特魅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身体魅力与他获得异性的青睐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身体魅力越高的人,越容易受到异性的关注;相反,这种吸引力则会相应降低。

然而,身体魅力高的人未必会成为异性最终选择的恋爱对象。一般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身体魅力相当的人谈恋爱。
尽管最初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渴望与身体魅力高的人相处,但当发现自己的身体魅力与对方差距过大时,人们便会轻易地否定自己,会觉得自己配不上对方。

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人们在多数情况下会找与自己条件差不多的异性谈恋爱。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匹配假说”。

理由2:相似相吸

这里所说的相似性主要是指两个人的行为模式、兴趣爱好相似。

例如,在图书馆里,经常光顾同一书区前的两个人有可能因为共同的爱好而互生好感,成为朋友或恋人。这是因为人们容易对与自己相似的人产生好感,而好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际交往的基础。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两个人的行为模式相似性越高,就越容易产生强烈的好感;相反,如果两个人在行为模式上相差甚远,则很难友好地相处在一起。因此,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也是恋人之间互相吸引的一个理由。当两个人具有很多的相似性时,彼此共同的话题就会增加,在认知上会达到一种平衡。

心理学家做过类似的调查:两个同样喜欢旅游的人,但一个喜欢喧嚣的都市,一个喜欢宁静的村庄,这个细节的差异会影响两个人的吸引程度,甚至导致双方渐行渐远。

理由3:“好”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为人处世时表现出来的态度。人们在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总会将性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准。

大多数人喜欢找一个性格好的人恋爱和结婚,而这里所说的“好”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明确的内容,因为不同的人会喜欢不同的性格。

有的人喜欢热情奔放的,有的人喜欢温柔典雅的,有的人喜欢豪放豁达的。所以,这里所说的“好”是自己看来最适合自己的性格。

然而,人在判断性格好坏的时候,总是存在很大的相似性。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为此做了大量研究,他准备了很多描述性格的词语,然后让100名大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把这些词汇划分为六个等级。

结果表明,人们普遍喜欢“诚实守信”、“正直爽朗”、“善解人意”、“忠诚可信”、“温柔大方”等性格,而对“卑鄙下流”、“撒谎成性”、“阴险狡诈”等性格则表示厌恶。

理由4:适度的相互了解

两个人相互了解的程度也影响着两个人对彼此的印象。

在生活中,当一些情侣分手的时候,我们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现在根本弄不清楚你到底在想什么!”

可见,相互了解的程度对两个人之间的情感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如果两个人彼此了解不深,就想当然地走在了一起,那在后来的情感发展中,很容易产生误会,比较难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而如果两个人了解彼此太深,对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猜到他在想什么,也不容易建立稳定的恋爱关系。

因此,两个人互相了解是必须的,但了解的程度要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不能太深,也不能过浅,这样才能有效地吸引彼此,从而产生稳定的关系。

理由5:恋爱产生的时机

对于恋爱来讲,时机很重要。

现实中的爱情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就是人们常说的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对的人。

在某种特定的兴奋状态下,如刚升了职、加了薪,人们往往会产生想找个人谈恋爱的冲动,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亲和欲求”。

这种情况下的欲望是正常的、正面的,人们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谈恋爱的动机是单纯的、美好的。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欲望,是从内心中想要分享自己的快乐和兴奋。

另外,当人们处于不安中时,也容易产生谈恋爱的想法。
例如,一个人刚刚失业了,或刚刚遭遇了生活中的重大失败,他的情绪是焦躁的、愤怒的。他们的愤怒总想找一个突破口来发泄,而这个时候选择谈恋爱就是一种宣泄愤怒的方式。通常,这种情况下的欲望是负面的、消极的,其恋爱动机也不单纯。

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恋爱产生的时机很重要。只有在时机正确的时候,才能产生稳定的恋爱关系。

理由6:非外界压力导致的婚恋

当我们到达一定年龄之后,大量的问题会随之而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单身人士最大的麻烦就是恋爱问题。

或许,你本身并不着急,但父母的催促、朋友的调侃,加之孤独的滋味让人无法入睡。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心有所动了。

当你突然发现,自己小学同学家的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自己中学同学或大学同学家的孩子也都三四岁了,而你还是孤身一人在异乡奋斗,你会从心理上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会折磨你的精神。

这个时候,你一定会产生想要恋爱的冲动,这个时候的恋爱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恋爱了,它更有一种使命感在里面——你为了父母能早点抱上孙子,也为了自己的生命能有个延续,自然会把谈恋爱提上日程,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

但是,由于外界压力而导致的婚恋,也是不稳定的。

我的一个学员就是因为父母逼婚,在婚后完成了使命却发现并不是真的爱这个男人,因为性情的迥异两人每天说话不超过十句,一想到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几十年,整个人就变得十分焦虑,但为了孩子又不能离婚,从此生不可恋,悔不当初。

恋爱启示录:

“如果我没钱,你还爱我吗?”
“如果我不在某名企待了,出来创业,你愿意和我一起打拼吗?”
“如果出国了,你能等我吗?”

这些问题是不是听起来似曾相识?

如果你们爱情的功利性很强,双方维系点就会很弱,且只要一方的环境发生变化,似乎就影响了这段亲密关系。

当你用这些话拷问自己的灵魂,会得出的维系你们亲密关系的关键因素中什么是变量,什么是恒量。如果是恒量,那么恭喜你;如果是变量,你就要当心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非常推荐已婚已育伴侣共同看此片#以下涉及部分剧透#说几个我很喜欢的点:1女记者作为只出现了两处的小配角,在别人对她的称呼上直言,我不喜欢别人用婚姻状况来定义我;
  • 【三,选择高仿手表需要注意什么】在中国众多的手表制造商和销售商中,对于消费者来说,想要购买一款高仿手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制造商:一个好的制造商在制表
  • 即将到家的切花月季:戴安娜,紫霞仙子,珍妮莫罗,卡布奇诺,巧克力泡泡,角堇:蛋挞,皱边角堇油画,古风粉红,蓝白韵 ,三色堇皇族古风绣球:无尽夏,无尽夏新娘,花手
  • 去市区看了夜晚的景色,在出租车上放了陶喆的歌曲,我们都在跟着唱,本来想录视频,不幸的是那一会我晕车了哈哈,不过我永远记下那个片段。不光是整个编曲改编得有多牛,更
  • 文:桃花不换酒上周3.14去麦麦吃派的那个疯四[哆啦A梦花心] 去的路上有一位小孩哥拿着KFC 好想吃[抓狂]所以这周我必须美滋滋拿下它[吃馕]心心念念这蛋挞也
  • 人们常说大剧,何为大剧,除了宏大的场景,美轮美奂的布置以外,人物的刻画及其重要,一部大剧的容量,是需要庞大的丰满的人物群体去支撑的,这部剧无疑就是其中精良制作,
  • #sky光遇黑市[超话]# 哦嗨哟宝宝们[来]新人代代啊樱今日正式开张 ————试营业中———— 营业福利: 1️⃣前3名我的幸运板板 送一个日单 2️⃣包周
  • 中二病也要谈恋爱 更衣人偶坠入爱河 孤独摇滚 地缚少年花子君 终结的炽天使 蓝锁 境界的彼方等✨国漫:时光代理人 百妖谱 狐妖小红娘 一人之下 凸变英雄fat
  • 成都之旅首先是感谢zzq盛情款待Day1 吃蛙蛙→ktv去吃了蛙蛙(白酒真的好辣[融化]不爱喝,点名whh同学,她真的好能喝酒哈哈哈)后面还去了KTV(没想到和
  • #画手约稿[超话]# 05阿易老师可接: Q版大头,Q版全身,正比大头,双人头像约稿详细:先付后排单,最迟一个星期,当然要是因为板自身时间原因不能及时回复导致的
  • 这慈悲心,就是不见众生过;对于众生有过错,他也用慈悲心来摄受众生,“这小孩子他不懂事情,所以他才造罪业;我应该好好教导他,令他不要玩这个把戏了!若依这个法师讲的
  • 【bl】作死后,死对头当着我的面喝下猛药,并微笑着让我赶紧跑 我给自己准备了猛药。 因为深夜打架时,死对头总嘲笑我快。 但我还没来得及喝下,就被口渴的死对头
  • 《孝衣新娘》复盘 人数:5男5女 角色一览: 【姚仲义】,二十出头。姚家次子,白净斯文,曾在京城读书。 【红夫人】,二十九岁。姚长寿的继室,平日艳妆打扮
  • 不买车位,违约金不知道何时能付下来3月2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业主身份咨询恒大悦珑湾花园有关逾期交房违约金的情况,售楼处一名工作人员脱口而出:“先交钱在延
  • 哈哈哈哈哈哈哈,开心[可爱]如果,我先不吃,拍照留图就更好啦。#杂集不是炸鸡# 1.最近很流行一个词叫“淡”对生活失去兴趣一切都“淡淡的”2.前段时间刚看完余华
  • #教育[超话]#是什么能使吉林市信访局的协调会议形同虚设……​​全国以为是个例,但凡有说理的地方,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去《包公祠》开封府女子跪哭真相来了!谢谢北华大
  • 2013年来陕西安康的双头垃圾烂神——自封“灵吉”( 灵机 ) 菩萨 ( 老鹰变得千年害人精,普贤的傀儡,元始天尊的同类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
  • ”由于这是套新节目,我还需要弄清它在比赛中的感觉。能来到这里,在这个我们曾因疫情封闭无法比赛的地方结束本赛季,感觉很亲切,体验到了纯粹的快乐。
  • #原神交易[超话]#摆摊啦,上门板9折主页联系方式[给你小心心],许愿爆单[给你小心心] 全程直播[送花花][鲜花]扫码/验证码/账密上号(官/B服) 信誉图:
  • 很多人误认为我都成人了、长大了,不用父母操心了,所以就轻视了父母的存在,乃至忽视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对孩子尚有如此焦虑的情绪,可我们想没想过,我们的父母对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