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骥老中医治疣病经验】

1、寻常疣

一般单纯外用药为主。早年刘天骥治寻常疣是用鸦胆子仁捣烂成泥,如果不黏可加几滴食醋,把寻常疣用胶布遮盖,中间剪一小洞露出疣体,把药物放在洞里,上面再用胶布封包,效果很好。不足之处就是有过敏的现象。现在这个方法已经比较少,如果您需要用这个方法,要注意预防过敏现象的发生。

治疗寻常疣,《千金方》曰:“身面疣目,以猪脂擦之,令血出少许,神验不可加”。有个医生用这个方子是用炼好的猪油擦,每天多次,擦一周就掉了,有的病人可能需要十来天,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不妨一试。

这些方法还不行的话,也可以考虑激光冷冻。

2、扁平疣

扁平疣疣体比较多,一般内服药为主。常用两个方子:

①麻杏石甘汤加炮山甲。麻杏苡甘汤里薏苡仁用量要大。方中麻黄10克,杏仁10克,薏苡仁30~60克,炮山甲3克。用这个方子治疗一些病例,效果尚可,但疗程长。

②使用自拟内服处方:薏苡仁60克,木贼20克,香附20克,苏叶10克,白芷12克,赤芍20克。此六味为基本方,随症加减。体质弱加黄芪;湿热明显加夏枯草、马齿苋。现在主要用中药配方颗粒,效果很好,一服药喝1次或者2次都可以。扁平疣发病多一年以上,颜色发暗,瘀血比较严重,可以加三七3~6克。

外洗方常在内服方基础上加炒牛蒡子。炒牛蒡子治疣有良效,过去有报道单用炒牛蒡子就有效。外洗药是在内服处方的基础上,如果采用煎煮的草药,可以煎煮第三遍用来擦洗,面部擦洗不宜力度过重,否则易损伤皮肤;手背上可以适当用力擦洗。牛蒡子味道比较苦,一般外洗加入,炒牛蒡子10克。如疣体密集亦可采用涂抹法。常用药:蜂房、木贼、香附,颗粒剂各一包,开水调成糊状涂抹患处,外用保鲜膜封包加强疗效。

此外常用一验方也治愈多人,方用薏苡仁粉碎为末,每天服用60克左右。用此方要交代患者买质量好的,当年新鲜的有香甜味,清香味的薏苡仁。也可以让患者用颗粒剂,每天60克,坚持喝。儿童新发病例1~2周,就可以下去。曾有患者喝一周皮疹就完全下去。薏苡仁健脾去湿,又能美容,坚持服用可以让面部红润光泽。一般让患者1月1疗程,如果1月不愈,可以接着服用。曾治疗一个患者说喝三个月不想喝了,但是疣还没好,告诉他说若现在放弃就前功尽弃,需要接着喝,又过了半月后,打电话告我一夜疣体全部掉完。用药需要坚持,此外病人信念也很重要。

单用薏苡仁外涂也有效果,用95%酒精浸泡薏苡仁。曾治疗一患者手背扁平疣,颜色很重。用酒精500毫升加薏苡仁200克,配制为40%酊剂。外擦一段时间皮疹消失。《本草纲目》记载薏苡仁可以去掉身上多余的东西,安全有效。薏苡仁孕妇不能用,像薏苡仁、白茅根尽管药性平和,但是孕妇都不能用。

3、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西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挑治,挤出疣体。临床发现一个现象,凡是传染性软疣患者,均性格乖戾,肝火旺盛,处方用药要适当用一些平肝药物,可以用柴胡疏肝散、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合四逆散都可以用,若患者不愿服药也可以用薏苡仁。外用涂扁平疣的药也有效。

4、跖疣

治此病一般用外洗外抹方法。这些方法有的效果好,也有的效果差,但是只要坚持用药,都能去掉。常用处方:狗脊30克,红花30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薏苡仁60克,木贼30克,香附30克,麻黄30克。方中用麻黄可以透毛窍,《神农本草经》说麻黄可以破(坚疾)。一服药洗5天,煎煮时加500毫升老陈醋。每天1次,先熏后洗,洗到水凉,夏天更方便一些。外洗后,再把明矾、蜂房颗粒剂,用醋调成糊状,或研为极细末,调成糊涂抹。外用保鲜膜封包一夜,这样效果快。此病治疗必须坚持按时,不按时间效果不佳,疗程要1~2个月。

5、丝状疣。

一般发生在颈部,中年妇女多发。中医称线瘊,治此病外洗为主。常用处方:薏苡仁60克,木贼30克,香附30克,苏叶30克,荆芥30克,马齿苋30克。也可以酌情加抗病毒的西药,另外,在中草药中再加活血药,有时加赤芍30克,煎煮外洗。见效快的一周就可以消下去一半。坚持外洗丝状疣都可以消除。口服也可用薏苡仁。

六神丸治疣疗效佳

六神丸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由人工牛黄、麝香、蟾蜍、冰片、珍珠粉、百草霜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不仅可内服,也可外敷,治疗咽喉肿痛、小儿热疖、痈疡疔疮、无名肿毒等确有独到之处。临床还发现,六神丸外治各种疣,也有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几种:

1、扁平疣:取六神丸数粒,用干净白纸包裹捻碎,倒入食匙中加米醋少许,使之变黏稠状待用。睡前用毛巾热敷患处10分钟,使疣表面软化,然后将药敷擦于扁平疣上,尽量覆盖完全,翌晨洗净患处,7天为1个疗程。

2、寻常疣:先将患肢置于热水中浸泡至皮损变软,以75%酒精消毒皮损,再用75%的酒精消毒的指甲刀或剪刀将疣表面的角质层轻轻刮去,将3~5粒六神丸研碎贴敷,一周后取下。对数个疣或较大者,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治疗。数个疣一般不需要个个用刀刮,可以选择其中疣体较大者或原发的母疣用刀刮后贴敷。母疣消失,其周围续发的子疣多能自行消失或脱落。

3、尖锐湿疣:将40~50粒六神丸磨粉,加食醋10~20毫升调匀后搽患部。首次搽药用消毒针头将疣体划破,之后根据疣体完整程度分次划破疣体,每日涂药4~5次,连涂4~15天;或将疣体刺破后,用利多卡因注射液涂抹,把用氟尿嘧啶泡成糊状的六神丸再加一点食醋,涂抹在破损表面,第2天破损的尖锐湿疣缩小干瘪,待第3天破损表面伤口复员后再次挑破,再次用药。利多卡因是麻醉剂,可减少破损皮肤接触食醋和六神丸的烧灼感。

4、跖疣:先用75%的酒精消毒皮损,以75%酒精消毒的指甲刀或剪刀将皮损剪小,放置研成粉的六神丸数粒,用麝香壮骨膏敷贴固定。患者应经常揉压患处,每4天换药1次,4天为1个疗程。1~5个跖疣者,皮损小的用六神丸1粒,大的不超过5粒,一般用3~5粒即可;6~10个跖疣,选其中较大的5个按上法治疗;10个以上跖疣选其中最大与其次者,六神丸总量不得超过30粒。患处忌接触,有疼痛感时,减少六神丸用量,均可缓解疼痛,不影响治疗。一般均可于1~3个疗程内脱落痊愈。

提示: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文源:《刘天骥老中医治疣病经验》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7月5日,作者/隋克毅。《六神丸治疣疗效佳》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3月2日,作者/韦良渠。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复兴水稻 立下“军令状”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全村上阵 一举成功
  说干就干,郑加林和大伙一起忙了起来。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https://t.cn/A6az1baa

【【大国“粮”策】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津南区小站镇会馆村,马厂减河南岸的一个小村庄。

  站在村庄小站稻核心种植区观景台上远眺,南侧是一望无际的稻田,新插的秧苗长势正旺,有农人在稻田里劳作,无人机正在进行植保作业。雅致的木栈道伸向稻田深处,不时有游客撑着伞漫步赏景。近处,两方荷花池里,荷叶正铺满水面,为盛夏的绽放积蓄力量。

  会馆村本是一个拆迁村,支部书记郑加林带着两委班子和全村人,守护着村庄的土地,在市区镇的支持下,通过几年的努力,在撂荒地上复兴了小站稻。他们的稻米,品质上乘,供不应求,带动着当地小站稻种植蓬勃开展。“米袋子”鼓了,村庄变美了,一粒小小的稻米,正让这个津南小村实现华丽蝶变。
  马厂减河,自东向西穿过津南区小站镇。这条开凿于19世纪70年代的人工河,连通了南运河和海河。减河开通,兴利除弊,有了水源,屯兵和民众开垦出万顷稻田,小站稻逐步流传天下。马厂减河两岸的村庄人烟,也日渐稠密。

  会馆村,村名就来源于晚清时期屯田的驻军,当时这里正是驻军开会的地方。为纪念领导开凿马厂减河的将领周盛传兄弟,在会馆村还建了周公祠。

  会馆村的人都记得,他们小时候,马厂减河的水非常好,村民从河里挑水回家,用矾沉淀一下,就用来饮用和做饭。对会馆村来说,马厂减河就是地地道道的母亲河。

  村庄田地地势洼,马厂减河的闸门提起,水就自己流进稻田。丰富的泥沙和钙磷钾、有机质,和河水一同作用,常年累月,会馆村的耕地异常肥沃,种出的稻米香气四溢。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从1980年左右开始,马厂减河的水变少了,污染也日益严重,水质变差了,无法再用来种稻。如此,水稻就慢慢消失了,这一别就是三十多年。今年57岁的村支书郑加林正好赶上了那个种稻时代的“尾巴”。“我十几岁时,跟着母亲到地里插秧,那时候就是跟着玩……”他说。

  世易时移。2014年,会馆村开始拆迁,村民都搬到了镇上,住进了舒适宽敞的楼房,土地也全部流转给了当地政府。

  郑加林召集两委班子开会,把闲置耕地利用起来。有人建议种些高粱玉米等管理简单的作物,而郑加林提议,要种就种水稻,复兴小站稻,把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和手艺传承下去。

  有村干部当场提出异议,“水稻这么多年不种了,用水也没法保证,能行吗?”郑加林给大家做工作,还召开了村民大会,种水稻的想法获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

  最后,老郑找到镇领导,还立下了“军令状”。“我就跟领导说,如果马厂减河的水可以,就用河水,如果不行,就用两口机井的水,抽出来存在坑塘里,用来种稻子。”郑加林回忆。

  镇领导觉得郑加林的方案可行,支持他大胆试。他们准备先试种300亩,看看效果如何,以后再扩大种植面积。

  水稻已阔别家乡三十多年,村里的耕地一直种植其他作物,坑洼不平,而水稻对土地平整度要求极高,上下差10公分,插秧机就没法工作了。在筹备阶段,仅平整土地、挖沟渠和建泵站,村里就投入了160多万元。

  复种小站稻,村里的一些老人高兴了,他们是老稻农,对种水稻有一种情怀。他们来到村委会,说不给钱也要帮着干。育秧、插秧都是机械化作业,不再需要太多人工,老人们就说把日常的田间管理工作担起来。

  在全村的努力下,第一年的试验就成功了。2017年,种植的首批300亩小站稻喜获丰收,亩产1100多斤。村里把收获的稻米分给村民,大伙吃了连连点赞,都说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接下来的几年,会馆村扩大了种植面积,全村耕地除了绿化占地和其他规划用地外,能用的地全种上了,还把拆迁后宅基地复垦出七八十亩。

  给了郑加林和村民们底气的,是马厂减河水质的显著改善。市里坚决贯彻两山理念,铁腕治污,一些散乱污工厂关停了,最终受益的是老百姓。“就感觉从2017年开始,河里的水质是越来越好了!”郑加林感慨道。

  记者采访时,在会馆村,是一派忙碌和热火朝天的景象。60岁的村民程家来正在稻田里捞青苔,他从水中捞起一团团青苔,丢到田埂上。“这东西繁殖的快,不清理的话,会把秧苗闷死。”

  实际上,老人们不止情怀可敬,他们的经验和眼力也着实了得。仅仅除稗草这一项,就必须靠那些年岁更长的老人们。“这样的是稻子,这样的是稗子!”每到提稗子的季节,老人们就这样在田间指导工人。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一般人分不出来。如果不及时清除,就会和水稻抢营养,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而是人工拔除稗草,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每天凌晨2点,他们准时赶到,拉闸上水,在田间巡视,这一遍水浇下来,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如今的会馆村,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开荒种地,挖沟引渠,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如今,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年产稻米70余万斤。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可以说,会馆村的小站稻,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此外,由于本村土地有限,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农户负责管理,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保证稻米品质。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记者,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复兴了小站稻,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据最新统计,仅小站镇一个镇,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而整个津南区,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一粒稻米,一片稻田,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2019年,郑加林就在考虑,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让村庄靓起来,美起来,把游人吸引过来。

  为了让市民近距离欣赏稻田美景,在上级资金的支持下,会馆村架设了2200米的田间栈道。开辟了两方荷花池,建设了玻璃步道和观景台,开展了水系连通、路面硬化等工作。每到盛夏,满池娇艳,游人如醉,这里成了短视频拍摄爱好者的云集之地。最多的时候,小小的村庄,一天能涌入七八千人。
  市区一家幼儿园联系到会馆村,希望带孩子到村里来一次插秧体验游,郑加林爽快同意。他安排出一块稻田,由两位稻农带领着,孩子们穿着雨鞋,疯玩了一天,个个成了泥猴,充分释放了天性。后来,还有学生家长送来了锦旗,感谢他们为孩子们创造的单纯的快乐。

  郑加林还在酝酿着一些好点子,他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在稻田周边开辟观光“小火车”,还要让游客现场品尝新蒸的米饭、体验现场碾出的稻米。

  今年的天津市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将设在会馆村。郑加林表示,这是会馆村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全力做好准备工作。目前,五十亩地的稻田画方案已经设计完成,土地已经整理完成,届时,在观景台旁,稻田画将进一步丰富会馆村的视觉元素。

  郑加林表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他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小站稻做大做强,把稻耕文化和乡村旅游做出亮点,“市区镇给这么大的支持,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小站稻做起来!”

  津云新闻记者 陈庆璞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永远记住:你嘴里的人生,就是以后的人生面对麻烦,与其躲避,不如直面,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出应有的努力,等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些曾经让你头疼不已的麻烦,让你终于成为
  • #兰州身边事#【预计10月19日起,兰州驾考按新规陆续开考,新规评判标准看这里! #兰州论坛# 【10月19日起 兰州市各考场将按驾考新规陆续开考】为了严格按照
  • 所以,一个产品三个大牌明星代言你怎么看❓❓郑恺,尹恩惠,马苏都在事业最高峰的时期代言麦吉丽,他们的法律团队会不考量所有这些么?千万别把麦吉丽和普通微商品牌归类在
  • 五年后重逢他把她堵在电梯里:“辛甘,你是不是贱,好好的霍太太你不做,却要做情人? 五年后重逢他把她堵在电梯里:“辛甘,你是不是贱,好好的霍太太你不做,却要做情
  • 62歲的石黑一雄表示:"這是非常大的榮譽,這代表我追隨著許多偉大作家的腳步,因此是非常棒的讚美。他的《長日將盡》和《別讓我走》改編成電影,後者也拍成影
  • ”李艾解释说:“因为我老公打呼噜,我睡觉很浅,容易醒觉,开始只是试一下分开睡,后来发现这样感觉很好。要得到你就必须要付出,要付出你还要学会坚持,如果你真的觉得很
  • 6.对待一份感情不要100%投入,6到7成足够了,留点给自己的兴趣爱好不香吗[互粉]7.不要与衣冠禽兽为敌,不要拆穿他们因为反过来会伤害到自己,保持距离敬而远之
  • “姑娘,这又是何必,这话不过是在当初你们情定之时说出,须知时过境迁,万事万物都会变。“姑娘,这又是何必,这话不过是在当初你们情定之时说出,须知时过境迁,万事万物
  • 然而,对于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尽管国家有政策有法规,但总有那么一小撮人为了利益铤而走险,乌兰察布市商都县黑毛湾铁矿就是这一小撮中的代表,他们非法“越界”盗采十
  • 他歌唱着行走着,他想要的不过如此,兵来有将,水来有土,此心已闲,恩怨纠葛都不在意了,而他干干净净地,只负责欢喜呀! 所有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出肖战的举步维艰,
  • 与我本人来讲是肯定无法接受女孩子的三观的,人生在世,买房固然很重要,但是体面尊严也很重要,别人用一点沐浴露要骂人,去吃席要打包,真的太不体面了,宁愿不买房都绝不
  • 雪水烹茶 不管是党姬烹雪的典故,还是黛玉尝不出雨水和雪水被妙玉说是“大俗人”,似乎雪水烹茶是极“雅”的事。 “雪为五谷之精”,确实有记载说雪水“取以煎茶,幽
  • ”何光华说,“作为班组技术员、班内唯一的大学生,当时我心里很焦灼,压力很大。  遇到难题迎难而上,动手去解决、去创造,并以此为乐——这是何光华眼中的幸福。
  • 3V有雨的夜晚总有飘零的思绪,http://weibo.com/u/5496158389冰岛巴塞罗那意大利佛罗伦萨米兰马尔代夫西班牙摩洛哥布达佩斯塞舌尔法国毛里
  • #每日一善[超话]# [微风]#每日一善# [微风]#阳光信用# 每一个人的成功之路或许都不尽相同,但我相信,成功都需要每一位想成功的人去努力、去奋斗,而每一条
  • 在国外随便一出手就十几个亿,曾花16.79亿人民币买拳头, 82亿拿下英国游戏Sumo Group,86亿美元收购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那些几个亿的收
  • #三联读书# 【夏天,豆汁儿与栗子 | 汪曾祺散文选】 -夏天-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
  • 可能因为偏偏就是接近改变命运、重生类的题材被文学家写出来,而不是网络小说家,小时候迷得很嘿嘿。在作者的笔下,书中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开始重叠,书中的人物与现实的人
  • 我希望,良性竞争多一些、规范和遏制恶性竞争,让我们所有人都能有正常看剧、看综艺、正常喜欢自己喜欢的明星、支持自己喜欢的明星的权利。过去一整年多,我看不了任何的剧
  • CS95超大空间 路有多远,内心就要有多大 长安CS95, 大不止于你所见, 更能载你所想。@方启涛 @方启涛 @方启涛 #事业粉如是说##涛涛今天努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