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 | 一心靠倒阿弥陀佛,一向专念,必得往生!
师父 为世明灯

具三心 必生彼国

“念佛行者必可具足三心之文”,“必”是必须,显示不可少;“可”是能够,显示很容易。念佛人必须具足三心,也容易具足三心。

这里的“念佛行者”是个笼统的概念,不是净土宗标准的定义。净土宗标准的定义,“念佛行者”就是本愿念佛,就是一向专念,“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而这里的“念佛行者”,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有的具足三心,有的不具足三心,不具足三心的,必须使其具足三心。

比如,虽然念佛,但是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人天福报,这显然不具足三心,缺少“回向发愿心”;或者表面上说“我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内心还是以求人天福乐为主,或者求开悟、断烦恼,这样就不具足“真实心”;或者也真心求生西方净土,但是对弥陀名号的信心不够,听到有人妨难说“你是罪恶凡夫,只念佛怎么能往生?”心中摇摆不定,这样就缺少“深心”。

《观无量寿经》云: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这一段看起来,让人觉得特别有希望。

愿生彼国的人,“发三种心,即便往生”,没说要怎样艰难地修行。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只要有三心,一定能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如果要艰难地修行,要修六度万行,那比较难。而这里说“具三心者,必生彼国”,我们衡量一下,“三心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我有没有具足?如果我有这三心,我就必生彼国了”。

“三心”是《观经》的重要经文,也是每位行者能否往生极乐的关键所在。善导大师说“辨定三心以为正因”,往生的正因就在“三心”。

所以,“三心文”特别重要,对“三心”的内涵应当正确了解。

建立正确观念

首先要建立几个观念:

01

三心就是一心

经文虽然说“发三种心”,但不是三个心,或三种不同的心,而是一心,是一心分为三方面来说明。这一点大家要明白,三心就是一心。

所以,善导和尚说“一心愿生”“一心信乐”,在五种正行里就说“一心专”;天亲菩萨《往生论》也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善导大师的“十四行偈”也说“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法性真如海”;《阿弥陀经》也说“一心”,“一心不乱”。

在“三心”的说法中,这“一心”到底是哪个心呢?

总的来讲,“一心”就是愿生心。

所以,前面的经文就说“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以愿生心为统摄。愿生心必须是真实的,所以说“一者至诚心”;愿生心必须是深牢、坚固、不可拔、不可破坏的,所以说“二者深心”;愿生心就是回转一切世出世善的功德,唯求往生极乐净土,不求其他,所以说“三者回向发愿心”。

这样就非常简单,只要是真实决定愿往生极乐,就能往生。所谓“具三心者,必生彼国”,真实就是“至诚心”,决定就是“深心”,愿生极乐净土就是“回向发愿心”。只要真的愿生极乐净土,就决定往生。

02

三心通九品,摄定善

三心的经文说在上品上生,但并不是只有上品上生的人才需要具足三心,别的八品就不需要三心,不是的。

任何一品,只要愿往生,都必须具足三心才能往生,所以叫“通九品”。

那么,九品是散善,包括大乘善、小乘善、世间善,乃至恶业凡夫。不仅散心之机必须具足三心,能修十三观定善的定机也必须具足三心,所以三心是总通十六观的往生正因,善导和尚就说“辨定三心以为正因”。

总之,不论修定善还是修散善,不论是定善之机还是散善之机,一切众生愿生极乐,必须具足三心。

其中,如果是念佛行者,就很容易具足三心,所以讲“必可具足三心”;如果是杂行之人,修诸行,也必须具足三心,但是相对比较难。

这是第二点,三心通九品,摄定善。

03

三心以名号为体

三心有心相和心体。心相,就是外在的表相、表现形式;心体,就是内在的本质。这是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看出来的。心体也叫心性。性和相是一对,体和相也是一对。

比如,“至诚心”解释为“真实心”,可是“真实”的内涵是什么?具体的内容是什么?这就涉及到心体。

以凡夫来讲,我们说“我很真实,我的心很真”,这都是表相。以凡夫来讲,我们的心念念生灭,无常变化,哪有真心?

所以,“真实心”是从心体来讲的。

“深心”也是一种相,深、浅都是相。那么,“深心”的内容是什么?就要看内在的心体。

总之,三心的心体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六字名号的功德。弥陀名号功德是真实功德,众生信顺归命弥陀名号,这样的心就称为“真实心”。

所以,三心以名号为体。

体是一个,表现出来的相状,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说法,或者说为“至诚心”,或者说为“深心”,或者说为“回向发愿心”。

要显明其不虚伪、不颠倒,就说为“至诚心”;要显明其坚固不拔、牢固不破,就说为“深心”;要显明其作用、功能是趋向极乐净土,就说为“回向发愿心”。

04

有总释,有别释

善导大师对“三心”的解释有一个大致的纲格,就是先总释后别释。

总释是粗略的、概念的、理论上的解释;别释则是相对精细的,是实践修行方面的解释。

这样,有总释,有别释,我们才好理解,好落实。

05

要门三心与弘愿三心

有人说“三心通于要门和弘愿”,把三心分为两类,即要门三心和弘愿三心,或者是诸行三心和念佛三心。

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和角度,既然往生之行分为正行与杂行,三心也应该有这两方面。后面法然上人也说了,“此三心者,总而言之,通诸行法;别而言之,在往生行”。

不过我倒觉得,如果确定三心以名号为体的话,再说有诸行三心和念佛三心就不太方便。

三心是以名号为体,它是面向要门,导归弘愿,也就是摄诸行归入念佛。如果一定有要门三心和弘愿三心,这之间怎么过渡呢?我们说三心是一心,而这样就有两种三心了。

不过,语言表达可能会言不尽意,我们还是通过文字的表达,探求内在真实的含义。修诸行的行者本来不具足三心,如果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要通过三心来引导,纳入弥陀名号功德,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06

一向专念自然具足三心

我们看下面对“三心”广泛的解释,也许有些人看不太懂,或者被文字缠绕,想来想去都不知道什么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作为老实的念佛行者,我们倒不必拘泥于文字。

总之,念佛之人一心归命阿弥陀佛,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自然具足三心了。

简单说,就是一心靠倒,一向专念,则必得往生,所以才是容易的。

善导大师之所以花这么长的篇幅来解释,主要是给诸行之人看的,让他们正确理解而归入念佛。

如果本来就是一向专念的人,一心靠倒阿弥陀佛,在这里就算过关、毕业了。虽然不懂文句,但是能掌握其意义,这就是“标章”里说的“念佛行者必可具足三心”的意思。

我们一心靠倒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的功德真实,所以我们的心就是真实心;一心靠倒阿弥陀佛,绝不改变,这就是深心;一心靠倒阿弥陀佛,就是为了愿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回向发愿心。

表现在我们的日常行为当中,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向专念,这样当然决定往生。

普为一切阅读 分享者 功德回向:

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

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续三》

是时,长老阿难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此地大动?”

尔时,佛告阿难:“此说般若波罗蜜,往古诸佛皆于此处说此法,以是因缘故,此地震动。”

尔时,长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此文殊师利所说不可思议。”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如舍利弗所说,此文殊师利所说不可思议。”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不可思议则不可说,若可说则可思议。不可思议者无所有,彼一切声亦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者无声。”

佛告文殊师利:“汝入不可思议定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不也,世尊。若我入不可思议定者,我则成可思议。世尊,心无心,我当云何入不可思议定?

“复次,世尊,我初发菩萨意,言‘我当入不可思议定’,我今无此意当入不可思议定。世尊,如初学射,先作此意‘我当射堋’;射堋成已,后作是念‘我当射皮’;射皮成已,复作是念‘我当射木’;射木成已,复作是念‘我当射铁’;射铁成已,无复前念,随其箭中,皆能彻过。我亦如是,昔初发意,求入不可思议定。我于今日,无复此意当入不可思议定。何以故?此定不可思议故。”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文殊师利未应得住。何以故?离此不可思议定更有寂静定,是其所应得故。”

文殊师利白舍利弗言:“汝云何知离此不可思议定更有寂静定?大德舍利弗,若此不可思议定可得者,可离此定有寂静定。若此不可思议定不可得者,彼寂静定亦不可得。何以故?以此不可思议定不可得故,彼亦不可得。

“复次,大德舍利弗,无有众生不得此定者,一切众生皆得此定。何以故?一切诸心无心故,彼无心性即是此定,是故一切众生皆得此定。”

尔时,世尊叹文殊师利:“善哉!善哉!如汝所说是最胜义。汝于久远无量佛所,深种善根,能作是说。文殊师利,汝作是念‘我住般若波罗蜜能说此言’不?”

文殊师利白佛言:“不也,世尊。我无此念。世尊,若我有此念‘住般若波罗蜜能说此言’者,我则住可得法。世尊,我若住我相,则有是念。是故,世尊,我不作此念‘住般若波罗蜜能说此言’。”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谁当信汝所说?”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人不执生死及涅相,是人信我所说。又若人坚执有我,若人具三毒,此人不能信。何以故?见及烦恼无可灭故。”

尔时,世尊叹文殊师利:“善哉!善哉!汝能善说。”

尔时,长老摩诃迦白佛言:“世尊,未来世谁能信此深法?谁乐听此法?”

佛告迦:“即今日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未来世能信此法,闻说此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此法,当求此法。

“迦,譬如长者或长者子,已失一大宝珠,价直亿万两金,大生忧恼,今更还得,生大欢喜,忧恼悉灭。如是,迦,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于未来世闻此最深般若波罗蜜经,与般若相应,闻已生喜,心得安乐,无复忧恼,亦复如是,当作是言:‘我等今日得见如来,供养如来。’所以者何?以得闻此甚深微妙六波罗蜜故。

“迦,譬如三十三天见波利质多罗树初生疱时,作如是念:‘此疱不久必当开敷。’如是,迦,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此般若波罗蜜经,心生欢喜亦复如是,‘我于来世必得此法’。

“迦,此深般若波罗蜜如来灭后,当住不灭,处处流行。迦,以佛力故,未来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当得此深般若波罗蜜。

“迦,如摩尼珠师见摩尼宝,心生欢喜,不假思量即知真伪。何以故?以惯见故。如是,迦,若人闻此般若波罗蜜相应法,闻已欢喜生信乐心,当知此人先世已闻此般若波罗蜜,从久远劫来已曾供养诸佛。”

迦白佛言:“世尊,此善男子、善女人今闻此法,于未来世转复信解。”

佛告摩诃迦:“如是,如是,如汝所说。”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此法无行无相,说此法者亦无行无相,云何世尊说有行相?”

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善女人行相者,所谓信此法,受持此法,以无所得心故,行亦无所得,相亦无所得。

“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此无所得,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不退转地,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信一切诸法与法界等,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一切诸法,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人得信此义,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人不乐念一切诸法,当听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此般若波罗蜜不见一切诸法故。

“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知一切诸法不净不秽,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无疑,当听此般若波罗蜜;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慈悲遍覆一切众生,不住众生相,不与世间诤,当听此般若波罗蜜。”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无我、无我所、无起无灭、无因无果、无可执持,云何听受而得功德?”

佛告文殊师利:“般若波罗蜜无作无灭,非凡夫法非圣人法,非生死法非离生死法,非涅法非离涅法,无得无失,非可思议非不可思议。若善男子、善女人如是听受,则与般若波罗蜜相应,是为功德,亦无功德。

“复次,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欲得菩萨定,欲知一切诸佛名,欲见一切诸佛世界,欲闻一切诸佛所说法,欲行诸佛法,当学此般若波罗蜜。”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罗蜜?”

佛告文殊师利:“般若波罗蜜者,无量无边,无方无处,无去无来,无作无为,即是一切诸佛法界,故名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此般若波罗蜜是菩萨摩诃萨行处,菩萨于此处行,故名行处。何以故?以无处故。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一切诸佛所从生故。何以故?以无生故。是故,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菩萨行,具足诸波罗蜜,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得坐道场成无上菩提,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以大慈大悲遍覆一切众生,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起一切定方便,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得一切三摩跋提,当修此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三摩跋无所为故。一切诸法无出离、无出离处,若人欲随逐此语,当修般若波罗蜜;一切诸法如实不可得,若欲乐如是知,当修般若波罗蜜;一切众生为菩提故修菩提道,而实无众生,亦无菩提,若人欲信乐此法,当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诸法如实与菩提等如,非众生行不舍自性,众生行无所有故。彼众生行是非行,彼非行是菩提,彼菩提是法界,若欲不著此法,当修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受持般若波罗蜜一四句偈为他人说,我说此人得不堕法,何况如实修行!当知彼善男子、善女人住佛境界。

“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不生怖畏,当知此人受佛法印。此法印者,是佛所造,是佛所贵。何以故?以此法印印无著法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此印所印,当知是人随菩萨乘决定不退,不堕声闻、辟支佛地。”

尔时,释提桓因及诸天子从三十三天,雨细末檀及细末金屑,又散郁波罗华、钵头摩华、拘物陀华、分陀利华及曼陀罗华,以供养般若波罗蜜。供养已作如是言:“我已供养无上无著最第一法,愿我来世更闻此深般若波罗蜜。若人已为此深般若波罗蜜印之所印,愿其未来复得听受,究竟成就萨婆若智。”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般若波罗蜜,一经于耳,我为增长佛法故,守护彼人,面百由旬不令非人得其便也。是善男子、善女人究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当日日往到其所而设供养。”

尔时,佛告释提桓因:“如是,如是,尸迦,当知彼善男子、善女人具足佛法,必定得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唯愿世尊,以威神力持此般若波罗蜜久住于世,为欲饶益诸众生故。”文殊师利说此语时,以佛神力大地六种震动。

尔时,世尊即便微笑放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以威神力持此般若波罗蜜令久住世。

尔时,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放此光明是持般若波罗蜜相。”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文殊师利,我放此光明是持般若波罗蜜相。文殊师利,汝今当知,我已持此般若波罗蜜久住于世。若有人不轻毁此法,不说其过,当知是人已为此深般若波罗蜜印之所印。是故,文殊师利,我于久远安住此印,若人已为此印所印,当知是人不为魔王之所得便。”

佛告帝释:“汝当受持读诵此经,广宣流布,使未来世诸善男子、善女人得此法印。”复告阿难:“汝亦受持读诵,广为人说。”

时,天帝释及长老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言:“此经名《文殊师利所说》,亦名《般若波罗蜜》,如是受持。善男子、善女人于恒沙劫,以无价宝珠布施恒河沙等众生,众生受已悉发道心,是时,施主随其所宜示教利喜,令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果。是人所得功德,宁为多不?”

阿难白佛言:“甚多,世尊。”

佛言:“善男子,若人起一念心,信此般若波罗蜜经不诽谤者,比前功德,出过百倍、千倍、百千万亿倍,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何况具足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是人所得功德无量无边,诸佛如来说不能尽。何以故?能生一切诸佛萨婆若故。若虚空有尽,则此经功德尽。若法性有尽,则此经功德尽。是故,文殊师利,善男子、善女人应勤行精进守护此经,此经能灭生死一切怖畏,能摧天魔所立胜幢,能将菩萨到涅果,示教训导离于二乘。”

尔时,帝释及以阿难俱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诚如佛言。我等当顶戴受持,广宣流布,唯愿如来不以为虑!”如是三白言:“愿不为虑!我等当顶戴受持。”

佛说此经竟,文殊师利等诸菩萨摩诃萨,舍利弗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持。

纪晓岚家书
纪晓岚家书

纪晓岚名昀,河间望族,为有清一代名臣。于乾嘉时历官至大宗伯,以学问文章负天下重望,而天性耿介,不喜以心性空谈,标榜门户。壮年精研考证之学,晚年领修《四库全书》。生平著述等身,而《阅微草堂笔记》一书俶诡奇谲,无所不备,又为脍炙人口。先生家书素不经见,近在河间张氏庋藏秘本中,觅得若干篇,其着墨迥异庸俗,具见才人笔敢,要非常人所可冀及者也。

寄族侄贻孙(释夜叉为动物并非鬼魅)

干宝《搜神》,东坡说鬼,古人与有同嗜焉。余平生亦喜听人谈狐鬼,每当黄昏烛烬,我醉欲眠,恒强家人姑妄言之。虽不足以增长学识,却能壮大胆气。常人都畏孤鬼如蛇虺虎豹,余则反以不得交狐友结鬼邻为恨。我侄何幸,得于客舍中遇见鬟髻宛然之鬼影。既使鬼婢穴隙潜窥,愚叔当之,启户延纳之不遑,决不忍以盛气相凌也。我侄竟以佩刀隔窗斫之,宜乎鬼之老羞成怒,次夕化为猛虎以相吓。而又误认为夜叉,以鸟铳击之,太觉恶作剧矣。鬼物既应声而灭,永不复来,其非夜叉更属了然。盖夜叉出于海,有雌雄之别,非鬼非魅,乃介乎人物间之一种动物,海中捕鱼者都识之。尝闻刘石庵司马言,诸城滨海,有结寮捕鱼者,薄暮棹舟人海捕鱼,罢钓归来,见一夜叉帖然卧地,所藏罂酒已罄,知为醉倒,执而缚之,捶击至死,仅作哀鸣,绝无灵异也。我侄所见,能倏人倏虎必系遭冤屈死之女主婢,阴魂未散,故能于月下显形,并可必其不是狐精。缘狐性倔强,不受人欺,苟以刀铳对付之,必然抛砖掷瓦以相抗,是殆游魂欤?故无实质,一经鸟铳震烁,便消散不能复聚矣。

寄从弟旭东(答复旱魃出典)

三月不雨,田禾槁矣。官绅展夕祈祷而天不应,街头巷尾,遍以坟土塑旱魃,焚香点烛以敬之,究竟视为神欤,妖欤?塑者皆不知也,莫怪我弟滋为疑问。兄曾于《夜谈丛录》中,见焚旱魃一事,指为僵尸。僵户之成,由于尸棺浮厝后,烈日曝晒,棺木燥裂,入夜星光对照尸体心窝,便成僵尸。能为一方早灾,历久不雨。须将僵尸掘而焚化,则举火而云霓合,烟烬而甘霖立沛。此种齐东野语,不足征也。夫雨为天地之欣台,一僵尸有多大神通,能弥塞乾坤,任其施虐耶!雨为神龙所行施,一僵尸有多大伎俩,能驱逐神物畏缩不前耶?其实旱魃与僵尸,截然两途。夫旱魃为虐,事出《葩经》云汉之章,《山海经》实以女魃,与《葩经》之旨吻台。据考古家言,旱魃是一女妖神,能阻遏兴云布雨。此说虽亦荒唐,然较近世所云早魃皆系僵尸之说,差觉近理。

寄胞姊晰(规劝孝姑)

姊年已四十有七矣,膝下无儿,只生二女,一嫁一殇,用是居恒郁郁,以为此生永无添丁之兆矣。然而理所必无者,事或竟有,其实亦理之所有也。从来六十生于不为晚,但求修德以禳天,姊丈持躬严正,待人宽和,堪称拘谨君子。我姊只因忧能伤肝,肝不平,则相火易炽,容易动怒,是为短处。姊年虽长于我,而堂上有阿姑,不能因其目盲而疏于侍奉。尝闻宛平曹德亭之妻夏氏,事姑纯孝,姑年已老,偶因爱孙染疫死,姑媳相对号哭者数十日,姑目因此失明,白计医治,俱无教,有黠者给以割股疗疾,夏氏信之,于深夜潜至中庭,祷天默佑,即出利剪割股肉,瞒人投入药,其姑服后目竟复明,翌年夏氏竟得梦熊之兆。夫受绐而割肉,可谓愚矣。惟至愚可以格天,故鬼神佑之。姑目能明,自身得子,此无理而有至理者也。我姊渴望生子,烧香许愿无益焉,惟孝感足以动天心,未识我姊以为昀之言善否?

寄仪南叔(论修仙须有仙缘)

修仙得道,谈何容易!仙有仙缘,诀逢指授;道有道骨,质本消虚。苟不得真而妄冲举,因而致害者不一。胜朝正德间,劳山白云洞有修道者,兀坐木石间,不禽不死,不知来自何年,只觉其满身苔藓,已与木石同色耳,然呼吸不绝,目炯炯尚能视。不生不死,亦何贵干修道?反不如人之快乐,鬼之逍遥也。按此人修道功夫,决非浅鲜,只困未生道骨,未结仙缘,遂致炼成灵儿,不能出窍行空。或云以白刃破其顶,即得兵解而成鬼仙,此亦臆测之词。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人若感到诸事不顺时,一定是内心阴郁忧愁积累太过的结果,这种不知不觉的阴性能量积累在身,是不易排出的,此时需要保持阳光的心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以行善积德的行为
  •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
  • [泪]还有唱最好的债之前她说“你们是我最好的债”小太和我都听成了“你们是我最好的仔”啊啊啊!这次我终于能说,我是杨千嬅,欢迎来我的演唱会。
  • 有一位网民留言自爆第四者的身份,她还透露竟然有第五和第六者存在[费解] “第四者”也留言称:“你想让全世界知道你是个好人,但我们都让身边人知道我们是白痴。华盛顿
  • 我虽然经常说一些阴暗的东西,到并不表明我不爱国,有无数次的机会我可以移民,但我留下了,就是因为我对这个国家还抱有希望!很傻啊,我知道世界那么大,两个人是再也遇不
  • #香水推荐[超话]# #薄荷# 给偷金鱼布置作业,什么植物能让夏天从烈焰高温的太阳变成冰天雪地的冰块?什么植物能让你前一秒如同坠入灼热地狱下一秒却置身于清凉法界
  • 是第一次走到爱的闭环的中半,原来爱也不都是好事,也有累的时候。你的当下就是我看的未来,你不可能看的不远,高中三年提前学完大学的家伙。
  • ??
  • 马洛塔和奥西利奥不仅在转会方面努力工作,而且在销售方面也在努力工作,因为这是孔蒂管理层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米兰达之后,若昂马里奥是下一个离开国际米兰的球员米兰达
  • 两年的时间很短但变数很多我只希望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外物影响我两个弟弟的关系如何相处全由他们俩个人去选择其实我也不是唯某一个CP我真的典型天秤座极度爱好和平我是A
  • 微分享: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懂天命,就不能成为君子;不懂礼义,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
  • 看到曹严华母女的一片真诚,梅盛林心中的那块冰慢慢地开始融化着,他接过包子眼含泪水低声说道:“谢谢你们,我一个无用之人,没想到你们……” “梅老师,快不要这么说了
  • 虽然看不懂,但还是有几幅画着实喜欢:一进门就是第1和第4幅,威尼斯古根海姆的镇馆之宝——毕加索的《On the beach》和雷内•马格里特的《光的世界》。第5
  • 到了最恐怖的一个镜头的时候,阳阳提前把我的眼睛捂住,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我觉得这个举动很戳我,太可爱了吧第二天晚饭还是在舅舅家吃的 还叫上了我爸妈还有外婆 和阳阳
  • 关于“合理路线”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
  • 2.做自己就好了,我会喜欢你的。[心]大早上对着天花板,这跳动的小心思[摊手][摊手]1⃣️圈子很重要2⃣️人生来的天性大多是可爱,美好的,所以不要试图去做些改
  • #八字算命 面相##旺福奶奶八字命相[超话]#头脑灵活的三大生肖,生来就是当老板的命我们都说一个人的性格决定其命运,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其所适合的行业也不一样。
  • 这个词最早诞生在2007年,用来形容那些通常是暂时的、比画廊或博物馆展览的正式度要低,但是又高于私人艺术展的展览。这类展览与teamLab等展览有明显区分——在
  • 你一定一定会获得很多快乐,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你爱的所有人也会一生顺遂。 在这个行业中,不是在寻找某种资历,某种职业或某种背景的人;是在找“梦想家”;是在找敢做梦
  • 2019年1月25日周五晚8时 【小酒馆芳沁店】“腊月二十”杨斐 / 施颖冬日民谣夜预售:今天成都的风有些凛冽 裹着厚厚的大衣穿梭在陌生的城市路上行色匆匆的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