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对任何人期待太高,是一场灾难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1848年,小仲马将自己过往的一段恋情,写成小说《茶花女》。

小说一经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文学界。

小说的女主玛格丽特因贫困而坠入风尘,内心却始终期待被人理解,被人读懂。

直到遇见阿尔芒,在对方热烈的追求下献出真心,以为终于可以收获理想中的幸福。

殊不知,这恰恰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为了证明自己,守护爱情,玛格丽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玛格丽特生平酷爱茶花,因此被称做“茶花女”,而茶花的花语是:理想的爱。

正如没有一朵茶花不会枯萎,茶花女颓然逝去的悲剧也暗示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其实这世间并没有所谓理想的爱情,也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对任何人,任何事期待越高,往往失望就会越多。

自己的人生,终究只能靠你自己去走好。

被误解,是人生常态。
故事伊始,玛格丽特是巴黎上流社会中备受瞩目的交际花。

但在她看似风光无限的生活背后,深藏着不得已沦落风尘的满腔无奈。

玛格丽特出身偏远的穷苦农村,父母早早双亡,姐姐是她唯一在世的亲人。

来到巴黎后,独自飘零在异乡,她只能靠卖笑来谋生。

虽然身处人来人往、繁华奢靡的交际圈,但玛格丽特一直是清醒的,也是倔强的。

她不愿意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风尘女子,更不愿因此而被人轻视,所以总是努力地想用一些方式证明自己。

她从不结交同一圈子的女伴,常常是形单影只,独来独往;

私下里,她会刻意打扮得简单而朴素,避免惹人注目;

她爱好阅读,卧室书柜中摆满了书籍,十分注重对自身文化层次和审美品味的提升。

玛格丽特渴望做一朵不失本心的清莲,即使身陷泥潭,也要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姿态。

可遗憾的是,无论她怎么做,都改变不了外界对她固有的评价。

哪怕她再有心证明自己,也根本没有人相信,一个妓女能有多高尚的灵魂,更不用谈花心思去了解她,给予她关心和同情。

正如小仲马在书中借杜瓦尔之口说出的那句话:

“只有完全贞洁的女人,才有完全纯洁的感情。”

歧视来自于偏见,而所有的偏见都是立于他人心中的一座大山,任你再费力,也无法搬动它。

玛格丽特风华正盛时,围绕在她身边的人众多,可到临终之前,整整两个月卧病在床,却无一个人来看望过她。

在那些王公贵族们看来,像她这样的女人,注定只是一个随时可以丢弃的玩物。

甚至直到死后,人们还在用有色眼光看待她,提出要把她归类,葬在专门的墓区。

何其可悲。

但人生的无奈之处往往就在于此,你被人所看到的,往往不是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面。

有时候,你说得越多,做得越多,反而越容易被误解。

因为别人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部分。

被理解是表达者的诉求,可到头来,我们都不得不承认,被误解才是表达者的宿命。

没有谁,能够真正懂你。
和阿尔芒的相识之初,正是玛格丽特最负盛名之时。

彼时的她,身边不乏追求者。

而阿尔芒之所以能打动玛格丽特的芳心,并不因为他多有钱有势,而在于,他让她感受到了难得的真诚。

其实一开始,玛格丽特对阿尔芒也并不信任,但自从得知对方曾在自己生病期间每天坚持探问病情后,她就改变了对他的冷漠态度。

在后来的一次聚会上,玛格丽特因肺病发作,急忙找借口离席。

在场其他人对此都毫不在意,只有阿尔芒看出她的慌张与无助,为她的病情流下了担忧的泪水。

他借机向她表白,告诉她,自己愿意在任何时候都守在她身边。

“我敢对你发誓言,谁也不像我这样爱你。”

都说人生最难得的是有人懂,在这一刻,内心本就孤独脆弱的玛格丽特终于感受到了被读懂的欢喜。

于是,明知阻碍重重,玛格丽特还是决定接受这份感情。

她在做一个赌注,赌阿尔芒就是那个自己期待己久的人。

恋爱之初,他确实为她带来了幸福。

他纵容她的小任性,会跟她说甜蜜无比的情话。

在乡下,远离巴黎的喧嚣,玛格丽特得以实现心中期许己久的梦,和阿尔芒一起,渡过了一段宁静自在的生活。

可短暂的浪漫过后,现实的考验很快扑面而来。

在此之前,他们奢华的生活都是来自于公爵对玛格丽特的经济支持,得知她恋爱之后,公爵就拒绝再提供帮助。

失去了经济来源,阿尔芒又没有工作收入,他们的生活越来越拮据。

到后来,为了顾及阿尔芒的自尊心,不给他带来压力,玛格丽特只能想方设法变卖物品,以维持生存。

直到阿尔芒的父亲出现,坚决要求他们必须断绝来往,才彻底打碎了玛格丽特的爱情梦。

这段感情,起于两情相悦,终于世俗之见。

但真正打败他们的,其实是彼此之间的不了解。

玛格丽特以为阿尔芒是真的爱自己,但她不知道,他对她,更多缘于男人对女人的同情心和征服欲。

阿尔芒自诩一片深情,其实从未真正信任过玛格丽特,不相信她能一心一意和自己在一起。

没有谁对谁错,只能说,人与人之间注定是无法完全理解的。

人生而孤独。

我们总希望能找到一个懂自己的爱人,并期待对方给予自己想要的幸福。

但真相却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大多数时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才能切身体会。

就算再爱你的人,也未必能一直陪伴你左右,他们随时会转身会离开。

对他人期望越高,失望只会越深。

不求感同身受,只愿冷暖自知。
在答应了阿尔芒父亲的请求之后,为了成全心爱之人,玛格丽特选择独自咽下所有委屈。

她给阿尔芒写了封绝交信,然后不辞而别。

回到巴黎后,玛格丽特过起了比以前更疯狂的社交生活,想以此来麻痹自己。

可即使已经走到这一步,内心深处对爱的渴望,依然让她无时不刻不思念着阿尔芒。

可惜,日复一日的等待,换来的却不是奇迹,而报复。

阿尔芒认定了是玛格丽特是因为爱慕虚荣,抵御不了奢华生活的欲望才背叛自己。

他找到了玛格丽特,处处给她难堪,还指使别人到处去散播关于玛格丽特的丑事。

面对这些羞辱,玛格丽特心如刀绞,却还是无怨无尤地承担了下来。

世间最苦,莫过于有苦难言。

终于,在身心的双重折磨下,玛格彻底病倒了。

在病中,她还在每天期盼着阿尔芒的出现,直到临终前,还在叫着他的名字。

她给他写了无数封信,把每寸相思都写在纸上,却一封都不敢寄出。

她在信中写道:“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崇高。”

多么卑微的感情,让人既心疼又难过。

故事的最后,阿尔芒终于得知了真相,也为此深感懊悔。

但那又如何呢,生活还在继续,总有一天,他会挥别往事拥抱开始。

而玛格丽特为此付出的,却是生命的代价。

她的人生,因为一段短暂无望的爱情,从此定格在了23岁。

其实追求爱情本身没有错,但没有一种爱,值得我们奋不顾身。

无论何时,爱别人都不该超过爱自己,更不要对把期待寄托在别人身上。

因为到最后,可能真正伤害你的并不是他人的绝情,而是你不切实际的幻想。

要想保持平常心,就要学会慢慢减少依赖,降低期待,看淡得失。

你唯一能够期待的人,只有自己。

好好照顾自己,善待自己,才是对余生应有的成全。

很喜欢书中的一句话:
“让我们从此忘记过去吧,你忘掉一个毫不相干的名字,我也忘掉望尘莫及的幸福。”

说到底,人生本就难有圆满,该忘的要忘,该放的要放。

遇到歧视和误解时,不必太在意;爱而不得时,也不必太强求。

有人懂固然很幸运,没人懂亦是生活常态。

生命中所有的遇见,都只是过客一程,最终的人生路,还是要靠自己慢慢走。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收回对他人的期待,做好自己。

哪怕无人能懂,心中也自有力量。

【#宁夏# 世界顶级天文摄影师大赛颁奖

宁夏小伙董书畅获年度总冠军@Paulownia董书畅 】2021年9月16日英国时间(BST)傍晚6时30分,世界顶级天文摄影赛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主办的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的颁奖典礼如期而至,来自中国的青年天文摄影师董书畅,凭借一幅在西藏阿里地区拍摄的日环食照片获得了年度天文摄影师总冠军。这位来自“星星的故乡”宁夏的年轻人,是目前中国在这项比赛中唯一获得两次冠军的摄影师,也是该奖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总冠军。


9月21日,记者联系上董书畅时,他刚刚落地西藏拉萨。“我除了要坚持星空摄影之外,还会涉及一些全新的领域,将科学和艺术完美地结合。”董书畅说。

追星3年多收获颇多

23岁的董书畅,虽然只有3年多的追星经历,但他的足迹却踏遍了国内外多个观星胜地。

“真正开始接触摄影是2018年年初,在这期间,我拍过很多题材和主题的照片,而我最喜欢、也最吸引我的是星空摄影。”董书畅告诉记者,因为从小生活在宁夏,对星空有着不一般的迷恋。小学时,父亲买了一本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董书畅被书里神奇的行星图片深深吸引,后来父亲为他买了一部天文望远镜。期间,他还看了许多天文类的纪录片、影视节目,这些积累为他后来的星空摄影打下了基础。

2018年大一寒假,母亲给他买了一本《星空摄影笔记》,就是这本书,成为董书畅星空摄影的启蒙教材,也将他对宇宙与星空的记忆彻底激活,从此爱上了星空摄影,一发不可收拾。

2019年,董书畅在平罗附近的毛乌素沙漠拍摄的《天地共舞》,获得2019格林威治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最佳新人奖,之后,董书畅在星空摄影这条路上开挂,图虫网摄影比赛冠军、全国大学生天文摄影比赛冠军、8KRAW摄影师的2020奖、北京天文馆年度摄影大赛总冠军及分类项冠军……并且,他也成为8KRAW、图虫网、CSVA星联等知名和专业摄影组织的签约摄影师。

3年多的追星过程,既有面对浩瀚星空时的激动与向往,也有拍摄过程中的艰辛与汗水,非常幸运的是,董书畅的努力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完美捕捉“金指环”

“当时参赛,每位摄影师可以提交10张照片,我提交的时候,就感觉这幅照片能够入围。”关于此次获奖的作品《TheGoldenRing》,董书畅表示,能够入围是意料之中,但能够获得如此大奖,却是惊喜。

2019年年底,董书畅开始筹划拍摄日环食,准备器材设备,规划拍摄地点、路线、交通工具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创作的思考,包括主题、构图、表现手法、色彩等等。

“实际上,在启程之前,这幅《TheGoldenRing》的一切就已经深深印在脑海中,我所做的仅仅是到时候打开相机,从容不迫地按下快门。”

但现实却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是一波三折。2020年初开始的疫情,差点让这次创作计划泡汤。此外,因为当时学校变为网络授课考试,突然提前的考试,使董书畅不得不在拍摄当天,一边架起照相机,一边打开电脑在网上答题。

在这之前,他还经历了汽车轮胎漏气,因不熟悉路况差点将车开进湖里,甚至在拍摄地点与野狼偶遇。最揪心的是,日环食当天居然乌云密布,让当时去西藏阿里拍摄日环食的摄影爱好者们欲哭无泪。

但神奇的是,在日环食开始的时候,一切却又戏剧般地反转。当有人大喊“出来了,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时,在咔咔咔的拍摄声中,董书畅完美地捕捉到这枚“金指环”。评审委员EmilyDrabek-Maunder指出:当月球经过太阳时,居然还可以以这种金环的形式展现,而在照片的右下角,透过光环,甚至月球表面的山脉都隐约可见。另外一位评审委员SteveMarsh表示:摄影师以感性、平静、专业的手法,完美地捕捉到这一自然现象。似乎你的手指一抬,就可以伸向天空,戴上这枚指环。

最爱宁夏的星空

说起自己星空摄影的历程,董书畅表示对宁夏的星空情有独钟。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贺兰山苏峪口、北长滩,都是董书畅经常去的拍摄地。

今年3月,董书畅和父亲开车到中卫66号公路,为了在这里拍摄冬季银河,他们提前很久就开始准备。当天直到夜里两点多,云彩散去,冬季的反向银河拱桥刚好横跨在这条笔直的网红公路上,“那种感觉就好像打开了星空之门,通向宇宙。这是我拍摄的比较满意的照片。”董书畅说,虽然后来不少人也到同一个地方同一个角度去拍摄,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下,拍摄的星空都会有所不同。

“如果你喜欢星空摄影,那么我强烈推荐你去‘星星的故乡’宁夏。”董书畅说,沙漠、贺兰山、66号公路、黄河边……这些都是绝佳的星空摄影圣地,夏天比较凉爽,晴天率也比较高,而且去这些观星地都不远,开车最远也不过几个小时。

采访中,记者还联系到董书畅的中学班主任林学军老师,他对董书畅的评价是“善良豁达、谦卑好学,从小酷爱运动”。林学军说,初中时,董书畅就已成为宁夏较有影响力的跑酷运动员,曾代表宁夏参加过全国性跑酷大赛,成绩斐然,目前是全国知名的上海LINK跑酷俱乐部的成员。

新消息报记者 张雪梅/文 受访者供图

【一生粉丝无数,却在93岁拍了一部最“心碎”的片子[心]】他出生在另一个时代。在跨越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之旅中,他历经传奇,目睹过自然世界中最壮丽的奇景和最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时刻。

2019年,93岁的他拍了一部纪录片,时隔一年,又写了一本书,它们有同一个名字——《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

这段旅程,记录了这个时代的悲剧——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螺旋式下滑。因为遥远,绝大多数人并不能真切地感知到自然世界的衰退,唯有他积累了厚厚的“证据”,因为这一切就发生在他的一生当中。

“若是我明明看到了危险却一声不响,我会非常内疚。”有生之年,他剩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向世人发出一份自救倡议书。

这位现年9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大卫·爱登堡,这颗星球上的生物最年长的挚友。

因为看见 所以悲伤

爱登堡的一生,都行走在荒野中,他几乎踏遍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除了出于从小的爱好,他还把这一切归功于自己的好运气。

26岁那年,他给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广播节目投去简历,被拒绝了。不过,有人看到他那份落选的申请信,邀他到BBC电视台工作,他选择了尝试。

那是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他幸运地搭上了全球航空业起飞的顺风车,才可能去到那些隐世之地,从此享受来自大自然生命的馈赠,60年不曾间断。

很多人知晓爱登堡的名字,是因为他拍摄了许许多多享誉世界的自然纪录片。

《生命的进化》《活力星球》《生命之源》《植物的私生活》《蓝色星球》《冰冻星球》《地球脉动》……通过这些纪录片,很多人才真正认识了大自然。

在他非同寻常的职业生涯里,他始终保持着幽默,充满活力,从未有隐退之意。

可就在《地球上的一段生命旅程》的镜头面前,那张熟悉的脸因为衰老而“下沉”,他的眼睛不时时地离开镜头,不发一言,他陷入了一种深深的悲伤之中。

这部纪录片和同名著作与他此前所有的作品都不同,这是他经过深刻地审视,把那些“最美纪录片”背后,来自自然的哀吟,以及他所亲眼目睹的拍摄对象发生的命运变迁,说给人们听。

“现在回看我早年拍摄的影片时,我认识到,虽然当时我自觉身处荒野之中,徜徉于一个原始的自然世界,但那其实是我的幻觉。即使在那时,很多大型动物就已经非常稀少。”爱登堡在书中写道。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爱登堡都在环游世界,拍摄一部梦想已久的纪录片《生命的进化》。摄制组前往39个国家,拍摄了650个物种,走过了约250万公里。而他们明显地意识到,有些动物变得越来越难找了。

1978年,他去拍摄山地大猩猩,在非洲中部森林深处,这种动物只剩下300只。当时,小猩猩的市场需求量高,非法捕猎者为了捕捉一只小猩猩,会不惜杀死数十只成年大猩猩。

爱登堡第一次见识到生态灭迹的情景是在东南亚。1950年代,婆罗洲有3/4的土地是雨林,能看到很多红毛猩猩。但到了20世纪末,婆罗州雨林面积已经少了一半,另一半变成了单种栽培的油棕园地,那是个已死的生态系统。

他从60年前第一次见到红毛猩猩起,婆罗州的砍伐作业已将他们的数量缩减了2/3。

1990年代后期,爱登堡制作纪录片《蓝色星球》,海洋生态是它的主题。可自1950年代,大型商业渔船开始进入国际水域,捕捞世界各地的海产,到了20世纪末,渔船已捞走了大海中90%的大型鱼类。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开始消失,浅水区的海洋生态也渐渐消失。

1998年,摄制组无意间发现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珊瑚礁白化现象。“期初我们觉得漂亮,后来才猛然惊觉,此景是个悲剧,因为眼前所见其实是一副副白骨。”珊瑚白化的原因是个谜,后来科学家发现,在多数发生珊瑚白化事件的地点中,都是海洋迅速变暖的地方。

2011年,爱登堡制作《冰冻星球》,那一年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他出生那年高出了0.8摄氏度,这一变化速度超过了地球过去1万年中任何时候的气温变化速度。

过去30年,北极夏季的海冰减少了30%,地球上的冰盖越来越少。

也是在那时候,爱登堡在沿俄罗斯的北冰洋海岸目睹了令他心碎的一幕:

海象的主要食物是生长在北冰洋海底几个特定地点的蛤蜊。在潜水觅食的间隙中,海象会爬到海冰上休息。

可是,现在供它们休息的海冰都融化了,结果它们只得游往远处的海滩。合适的休息地点寥寥可数。

于是,占太平洋海象总数2/3的数万头海象只能挤在同一片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海象挤得喘不过气来,有些海象只得顺着岩坡爬到悬崖顶上。

离开海水的海象视力很弱,但悬崖下方大海的气味是清楚无误的,所以它们就试图抄近路进入大海。一头3吨重的海象从悬崖上翻滚下来摔死的景象令人难以忘怀……

从爱登堡1950年代拍摄纪录片至今,世界上野生动物数量平均减少了一半,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当初的野性。

“这就是我的证词,这是我这一生经历过的地球退化的过程,但故事还没有结束,要是我们再不停下来,下一个时代出现的环境毁坏,将比我这一生所经历的更加严重。”

如何感知人类以外的生命

虽然爱登堡在全世界有无数的粉丝,很多人甚至是看着他的纪录片长大的,但也许鲜有人能真正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爱登堡的独特,是来自他孤独和心碎的一面。”资深纪录片爱好者、青年作家邓安庆告诉《中国科学报》,“因为他比我们地球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得更久,经历得更多。”

“爱登堡开始认知的世界还没有这么大规模的生态破坏,他最初选择从事自然纪录片工作,是出于对自然界的好奇,想要去探索。然后通过镜头告诉人们,这个星球是多么的多元,多么的壮美。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亲眼见证了曾经的伊甸园一点一点崩塌,他视为珍宝的东西一点一点破碎,那种心痛是我们无法感同身受的。”

在观看、阅读爱登堡的作品过程中,邓安庆意识到他的生命已经和自然融为了一体,“他对自然理解和思考的深刻性,远非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触达的,这是有很高门槛的。”

爱登堡在他自传的结语中写道:“我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且不愿停下制作节目的脚步,最根本的原因只是,我不知道这世上还有比凝望自然世界并尝试去理解它,更为深刻的快乐。”

“与此同时,他发自内心地觉得,如果人类再不努力,地球真的要走向危险了。而他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更想争分夺秒地去工作。”邓安庆说道。

难就难在,荒野对大众来说,太遥远了。爱登堡曾在《关于自然历史电影如何激励人们》中说过:“人们不愿意去拯救他们一无所知的东西。”

所以他一辈子的事业,就是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把科学家研究成果中的客观数字可视化,并最大程度地去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

可即便如此,也未必人人都能感受得到。邓安庆的体会是,要真正与人类以外的生命产生心灵上的连接,最终要靠人们走进自然界,拉近物理距离,产生直接的接触。

不必是遥远的荒野,城郊的一片田、一座山、一条河足矣,前提是要学着观察、了解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动物如何觅食,如何迁徙……当人们在现实世界产生了疑问,反过来再从更多的纪录片、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不断循环往复,与自然的连接才会变得牢固,并且无论走到哪里,这个世界都是不枯燥的。

给全人类的自救倡议

20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研讨会、2019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春季会议、2019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近年来,年过九旬的爱登堡带着他的纪录片出现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他发表演讲,参与电视访谈,为人类挽救自己的最后机会奔走呼告。

爱登堡说,他用一辈子探索生物世界,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重点不是拯救地球,而是拯救我们自己。”

当他站在30年前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废墟上时,他惊奇地看到森林取代了城市,野生动植物接管了那里的一切。

“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明,无论人类有过多大的失误,大自然最终都能克服一切,生物世界会顽强地活下去,人类却不能。”

那么,人类究竟应当如何自救?希望并非渺茫。爱登堡在纪录片和书的最后提出了重新野化世界、保持万物可持续性的观点,并针对国家和个人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他引用了研究地球系统的顶级科学家约翰·罗克斯特伦和威尔·斯特芬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他们探索出了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内部运作和固有弱点,发现了9条“星球界限”,包括了生物多样性损失、空气污染、臭氧层浩劫、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化学污染、化肥使用、淡水取水量、土地流转。如果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不超过这些界限,生存就是可持续的。

如果人类欲壑难填,突破其中任何一条界限,就可能动摇生命支持系统,给大自然造成永久性的损害。

针对这些生态界限,爱登堡提出要转向清洁能源,科学地管理渔业、设立海洋保护区网,退耕还林,发展垂直农业,倡导更节制、更平衡的生活方式等等,而能真正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人类要超越自身对“增长”的执念。

不过,爱登堡勾勒的并非是一个“生态乌托邦”世界。因为他清楚地知晓,人类社会内部,依然是一个发展极不平衡的世界。

他特别提到,最近的一次研究估计,人类对生命世界的冲击几乎有一半是由最富有的16%的人造成的。最富有的人在地球上惯常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可持续的。

“我们必须不仅学会在地球有限资源的范围内生活,还要学会如何更均衡地分享这些资源。”

他解释,具体而言,在筹划通往可持续未来的路径时,必须要考虑人类福祉的最起码要求,包括体面住房、医疗服务、清洁饮水、安全食品、能源使用、良好教育、足够收入、政治声音和公平正义。

在他看来,这些社会条件和之前的9条生态界限一样重要,只有同时满足了,人类才能真正维持一个稳定安全的地球。只讲生态界限,是没有意义的。

这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老人给予这个时代最深切的叮嘱,让人无法不动容。#读书# https://t.cn/A6M2udp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啸歌的色彩比“啸”浓多了,所谓啸歌伤怀。见乌鸦没有反fan3应,狐狸接着说:您还不知道吧,您已经被bei4选为鸟中之王了。
  • 克利夫利是英格蘭北德文郡海濱的一個風景如畫的村莊,以其陡峭的鵝卵石街道、傳統的房屋和令人嘆為觀止的布里斯托爾海峽景色而聞名。克利夫利是一個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擁
  • 一位桑雅生向奥修提问:我最强烈的情绪就是痛恨死亡。 我想一劳永逸的了结它! - - - - - - - - - - - - - - - - - - - - -
  • 能够更好的保护美学肌肤,要考虑的一点就是冬天也需要擦柒号防晒霜哦~有些人认为冬天就可以不用这是不对的!通常情况下,早晚肌肤护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科学护肤才能变
  • 聆听它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呼呼的风声喧嚣而沸腾,乐音的韵律超越了一切梦境和现实,似醉似醒。同时,这部“小交响曲”中不乏巧思,幽默如贝多芬,第二乐章模拟节拍器坏
  • #刘宇宁天行健# | #刘宇宁卓不凡# |#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卓不凡[给力]刘宇宁天行健愿我们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相约五月,拥抱浅夏,不负岁月,不负自己
  • 大宇Espero的成功免不了让V100项目的相关人员有了路径依赖,再加上知名设计室的名声多少可以为新车背书(这一点那个时候的韩国品牌已经玩得很熟悉了)最终七拐八
  • 4/ 我自己没谈好,和小寒老师也不是特别匹配,不是对她有意见,而是从内容结果来说,并不能互相促进产生更有力量的内容。2/ 请在各个方面都不要给自己设限,别困住自
  • 无论什么粗鲁话或文雅语,你会听,皆是微妙的道理,这是因为你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信不真,则被弃于佛法大海之外。要时时刻刻地发愿,实实在在去修行,不可以夹杂一点染
  •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  姜式微默了一瞬,对着眼前那片虚空却哽了声:“这条路是我自选的,他不会负我的。  临走之际,他留下一道怒其不争的声音:“愚不可及!
  • #光遇陪玩[超话]#//┈—…┈⑅⊹⪩⪨⊹⑅┈…—┈// ❑❑【 ✧今日上新✧ 】❑❑ ︵︵︵︵︵︵︵︵︵︵︵︵ ( \ ⑅ / )       ( ⸝⸝♡ 
  • 诶哟笑的我…宝の侄女攻略大失败规则是五个人各自写一句话的告白 四个女生选自己喜欢的 被剩下的输其他人的回答是这种风格:1.This is a pen, 这是一支
  • “少年郎再也等不到心爱的姑娘,索玛花谢了明年还会再开,可她永远回不来了”暮色青春,她用死亡表达对爱情的忠贞,没能嫁给心爱的人,她穿着妈妈做的嫁衣长眠在了那片象征
  • :本来打算11点到公司,结果9.40睁眼发现领导8.40给我发消息让我今天早点到,我瞬间弹起,10.30到公司一直在忙 活一个接一个,现在在吃我今天的第一顿正经
  • 我还说这下得叫雷电黄泉结果同名,崩3厨子想哭但哭不出来这过得也太惨了,但又想到她自己说的不是瓦尔特认识的那个黄泉,害…惨惨的反正此芽衣好像因为断情绝爱了比隔壁虽
  • 从遗体的接运、包装、文件手续办理,到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障,一切都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以确保逝者的遗体受到妥善对待。从遗体的接运、包装、文件手续办理,到运输过程
  • 三刷蛀牙糖水,二刷四里明香冬粉鸭,这次吃的沙茶面好吃,去年吃的四里沙茶面不喜欢[汗]这次去了厦大南普陀寺猫街沙坡尾我大抵是病了,居然又开始在乎别人的细微感受,h
  • #SEVENTEEN[超话]# [240513]sol_info更新【#SEVENTEENLOCKS 】/本月从BEST ALBUM『17 IS RIGHT
  • 徜徉于岁月的长河,谁都知道人生的短暂,宛如蜉蝣的朝生暮去;踟蹰于人生的旅程,谁都明白生命需要善待,恰似蓓蕾初开的花蕊。年少时,我们也曾执手过青涩的旖旎,漫步于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