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田园、林盘,崇州绘出美丽画卷

地处成都市的近郊,崇州以4000米海拔高差孕育了多样生态景观,雪山、草甸、森林、湿地、田园,成都有了后花园,更有了最美的天际线。

作为古蜀文明的起源,以4300年文明史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竹遗址、芒城遗址与千年罨画池共同组成了渊远的城市文脉。

浪漫的田野上,春有花海夏有林涛秋有稻浪冬有雪景,林盘是郊游的好去处;诗意的山林中,夏享清凉冬泡温泉,露营成为最时尚的玩法;安闲的古镇里,打卡精品民宿、品尝特色小吃,体验“崇州慢生活”的节奏。

这,就是崇州,拥有成都平原最鲜明的四季风景线,以古镇风情、田园风光、林盘风韵,描绘出天府旅游的美丽画卷。

近年来,崇州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作为促进城市品质提升、城乡融合发展、产业复合迭代的重要途径,在“四山一水五分田”的空间中,成功创建4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桤木河湿地公园),培育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五星村)、天府旅游名镇(街子古镇)、天府旅游名村(竹艺村)。2021年,崇州全市接待游客2003.12万人次,同比增长36.0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4.91亿元,同比增长168.91%。

旅游中的“天府味”,正在成为崇州靓丽的城市名片,也成为游客参观、体验、游览后的最好感受。

在有名的“民宿小村”白头镇五星村,从过去的不到10张床位的“试水性”民宿点位,到如今超500张床位,覆盖团建研学、亲子度假、休闲观光等多种类型的民宿产业,守着自己家的田园,就待在熟悉的林盘中,“进城热”变成了“返乡热”。

主打“天府乡村”,崇州在林盘中打造主题农庄、电影院,建起了观光小火车,引来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让“一日游”变为“过夜游”,实现全时段、全门类的游览空间。

遵循“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全域景区”理念,山地生态游、古镇度假游、乡村休闲游、工业体验游等业态,在崇州蓬勃发展。新建42公里特色旅游廊道,改建旅游厕所200余座,打造智慧旅游集散、游客服务、智慧旅游大数据“三中心”,崇州的旅游接待能力更强,游客的体验感更佳。300多公里的天府绿道两侧,崇州布局了32个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吕家林盘、严家弯湾等旅游型林盘,植入“鲜道·幸福里”“历空山·道明”“粟村”等30个新消费场景。

目前,崇州共有以“熊猫古镇”“陇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为代表的10个总投资580亿元重大文旅项目正在实施。在街子镇,集聚全球首家山脊地中海俱乐部、全国首家山地沉浸式动物园、西南首家希尔顿温泉度假酒店等多个引领性旅游子项目,将打造全龄段全域型国际旅游康养目的地。在元通河畔,产业投资268亿元的元通“熊猫古镇·理想新城”项目,将由“乌镇总规划师”陈向宏团队领衔打造以熊猫夜游为亮点的全时段沉浸式熊猫IP旅游目的地和第三代古镇旅游标杆型产品。

主推“天府品质”,崇州实施矩阵式融合发展模式,让过去的“一杯茶、一顿饭”迭代升级为“一次浪漫相约、一场诗意体验”,推动“蜀中之蜀”的穿越式路线,感受“画境崇州”的沉浸式氛围。

在道明镇竹艺村编竹编、白头镇五星村钓龙虾,去幸福里吃火锅、观胜镇严家弯湾看盆景,街子古镇怡养身心,隆兴镇凡朴生活圈品味乡愁,端一杯米酒、换一身汉服,在罨画池园林中“穿越唐宋”,游客从“来一次”变为“经常来”。节假日的一房难求、周末的预定热,都在说明着崇州天府旅游全产业链的快速形成。

崇州聚焦“一个精品林盘催生一个规上企业”理念,高品质呈现天府竹博小镇、川派盆景小镇、凡朴生活圈等精品林盘景区,催生出鲜道·幸福里、道明竹艺工坊、粟村·华地永盛等具有崇州特色的规上服务业企业,构建社会资本、村集体经济、农户“三方利益共同体”,崇州实现着天府旅游的带动示范效果。

集聚一批高端旅游品牌、营造一批复合消费场景、培育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实现布局一个、带动一片、联动全域。可以预见,崇州加快从“乡村游、观光游”向“度假游、深度游”转变,崇州打造着天府旅游的实践发展态势。

“蜀中之蜀·画境崇州”,通过举办“陆游带你游崇州”“四川崇州自驾赏花节”“成都国际友城音乐周”“道明国际竹文化周”等特色文旅活动,塑造韵味独特的天府旅游品牌形象,崇州谋划着天府旅游的未来发展之路。

境内没有名山大川等独特资源,崇州发展天府旅游产业,从发展古镇游开始起势,从发展乡村旅游逐步蓄势,以全域旅游为引领、以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为特色,崇州一直在路上。

崇州的精彩,尽在1090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岷山晴雪、茂林镜湖,天府旅游的四季不再寂寞。

街子古镇,剧本杀、亲子游等新玩法,正在“刷新”天府旅游的业态清单,打造出全龄段全域型的旅游目的地。竹艺村的清幽、严家弯湾的精巧、乌尤驿的静谧、徐家渡的烟火,让天府旅游更具体验感、参与度。

【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都市报

【普通帮扶干部镜头里的泸州脱贫故事】
乌蒙山险,赤水河深,云贵川三省鸡鸣相闻;冬去春来,蝴蝶飞舞,漫山遍野的红籽果娇艳欲滴;雪山关下,奢香故里,汉、彝、苗民族世代在这片红土地上劳作。

从2016年起,作为泸州市文广旅系统的帮扶干部、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王奇杰,背上简易行囊、挎上照相机,一头扎进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跟踪拍摄扶贫攻坚历程。

扶贫干部披着星光入户、乡亲顶着烈日挥汗、孩子迎着朝霞上学,姑娘伴着芦笙起舞……在3年的时间里,王奇杰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了田坝村的脱贫历程,完成了全市首部扶贫题材日记体纪实摄影图文书《我的田坝我的村——扶贫攻坚第一线摄影纪实》。

今天,我们跟随王奇杰的镜头,看看叙永县水潦彝族乡一个普通村寨脱贫路上的点点滴滴。

【镜头一:育苗 】
大山里的“花朵”浇灌人
时间:2018年5月

在叙永县水潦彝族乡田坝村,75岁老人曾安文是花朵的“浇灌人”。这位民办教师从1964年开始在村小任教,退休数年后又在家里办起了“花朵幼儿园”,让一代代“山里娃”根深叶茂。

下午放学,一路洒满欢笑,孩子们蹦蹦跳跳着回家。这时,曾安文坐在屋前的青石板上,腿上放着一本书,左手逐页翻看,右手握笔不时备注。

“班上20多个孩子,最大的7岁,最小的3岁,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如果去乡上的幼儿园,孩子们要走10多里路……”一阵忙活,曾安文抬头眼望前方,嘴里不由喃喃地说。自儿子和老伴相继离世,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会感到温暖和快乐。

曾安文从村小退休后,于2013年起在家办幼儿园

18年前,曾安文并不孤单。那时,家中刚刚添了一个可爱的孙女,退休后享受着天伦之乐。可惜不久,儿子放牛回家时不慎从高山上摔下,医院抢救无效身亡;2013年,老伴又因病去世。那时,一闭上眼睛,泪水哗哗地流。每天睁开眼睛,不得不重复昨天的枯燥:一个人担水、种地、洗衣、做饭……

2013年底,曾安文在家办起“花朵幼儿园”。一名老师,几张破旧的课桌,20多名孩子挤在一起,曾安文再次回到三尺讲台。没有其他老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曾安文一股脑儿“单挑”。从早到晚,上下午各两节课,因长时间站立,曾安文左腿常常打颤,越来越不听使唤。

其实,之前在村小教书的最后几年里,曾安文站在讲台上也不会感到很吃力。2002年的一天,狂风暴雨,村小教室到处漏雨,曾安文跑去教室抢修,不慎摔断左腿。“我从小在这里读书,高中毕业后又回到这里教书,前前后后待了50多年。”曾安文这样解释他的奋不顾身:学校是我的家,学生是我的亲人。

“一杯茶慢慢斟,献给领导表表心,天远路远来走访,又费力来又操心……四杯茶慢慢斟,党的话儿我们要听,好好读书练本领,长大为人民献青春。”每年“六一”儿童节,一些爱心企业、单位给幼儿园赠送礼品,曾安文都会领着孩子们唱自创的《敬茶歌》。他认为,孩子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还要懂得感恩。

50余载教书生涯,究竟教过多少学生,曾安文早已记不清楚。不少孩子已考上大学,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大山。每逢春节或寒暑期,学生来看望他时,曾安文的脸颊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

【镜头二:吐绿】
苗族大妈的三个心愿
时间:2016年3月

一嘟噜、一连串,绽放赤水河山崖的红籽果,富含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口感偏涩,学名“火棘”。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乌蒙山区时,战士们纷纷采摘下“火棘”充饥,从此又名“红军果”。早年的灾荒年月,红籽果也是当地老百姓的“救命粮”,一家人上山采摘红籽果,晒干后磨成粉状,搅合玉米面蒸熟,作为备用口粮。

今年65岁的蔡友珍,和儿子王明远相依为命。小时候,蔡友珍曾摘红籽果度饥荒,听父母讲述红军故事。

苗族蔡大妈有三个心愿

2016年3月8日,王奇杰第一次来到田坝村,走进蔡友珍的家里。面对远道而来的帮扶干部,蔡友珍吐露出三个心愿:治好儿子的病,把没有盖完的房子盖好,娶儿媳妇抱大孙子。通过走访,王奇杰逐渐摸清蔡友珍的家底:没有劳动力,山上粮食少,喂不起猪,仅喂了几只鸡,靠卖鸡蛋度日。显然,如果只靠老人孱弱的双肩,无法改变家里命运。

村民的期盼就是扶贫干部解决问题的方向,几番思考,王奇杰和驻村第一书记给蔡友珍家开出“脱贫药方”:尽快治好她儿子的病,恢复劳动能力后安排外出务工;政策兜底,解决温饱问题,给她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公益性劳动岗位;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

又一轮红籽果花开花落,当王奇杰再次来到蔡友珍家里时,碰到刚打工回来的王明远。一年前,小伙子还病怏怏地躺在床上,如今精神抖擞。王明远兴奋地说:“去年病治好后就去云南建筑工地打工了,前几天抽空回家修房子,下半年就能搬新家了,日子越过越红火。”

话音刚落,蔡友珍从屋里出来,老人逐一细数着家里一年来的变化:乡里给她安排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月400元工资,今年又多养了10多只鸡,还喂了两头猪,儿子已经打工赚钱了,新房也快要修好了。“等搬进新家那天,我要杀猪庆祝。”母子俩正乐呵呵,只听得咔嚓一声,王奇杰拍下这动人的瞬间。

蔡友珍搬进新家,杀猪庆祝

2016年以来,田坝村共有81个像王明远这样的贫困户外出务工,全村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核桃种植2800余亩、烤烟600亩,养殖肉牛679头、生猪880头“。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成为该村脱贫路上的“三驾马车”。此外,田坝村还完成蓄水池的防渗透处理,安装人畜饮水管道10千米,为该村180户、1300余村民解决了饮水问题。

【镜头三:离别】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时间:2019年4月

“人间最美四月天”,赤水河沿岸的一片片翠竹林,郁郁葱葱,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将要告别这块梦牵魂绕的土地,田坝村第一书记许建军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你是党员,退伍军人,眼下田坝村进入脱贫攻坚关键期……”2017年5月,因组织安排,许建军来到田坝村。当时小山村离泸州城区210公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但交通闭塞,产业单一,自然灾害频繁。

两年的坚守,田坝村实现“社社通”水泥公路、户户有安全住房、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由过去的2200多元提高到5500多元,2018年如期摘掉贫困村帽子。

2019年4月4日,许建军要卸任第一书记离开田坝村了。上午,许建军来到党群服务中心,和村社干部们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话别会。这个消息立刻传遍山村,许建军刚走出会议室,村民纷纷围上前。

第一书记许建军和群众道别

“许书记真的要走啊”“许书记,可不可以不走,我们舍不得你”“你要常回来看我们哟”……村民们依依不舍地拉着许建军的手说。

历经冬寒,方知春暖。雪山关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变暖的不只是天气,还有乡亲们的心。纵有万般不舍,分手的时刻终究还是到了,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了一句:“大家让条路出来,站成一排,都可以和许书记握手。”拥抱!握手!话别!拭泪!当许建军的身影越来越远,村民们脑海中泛起了浓浓的回忆。

陈国珍60多岁了,10年前老伴去世,有两个女儿,一个远嫁外地,一个在外打工,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建军帮她申请易地搬迁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无数次,患病时帮她买药,赶集时开车接送。对于陈国珍老人而言,许书记就是她的亲人。

贫困户王超元是彝族人,住房严重漏水,许建军多方协调,帮助申请到D级危房改造资金,还鼓励他发展种养殖业脱贫致富。临近春节,许建军会带上礼品入户慰问。

2018年,许建军被叙永县机关工委表彰为“优秀第一书记”。当有人问用怎样的词来表达两年的驻村感受时,许建军的答案是“难忘”,难忘所有乡亲、难忘所有经历、难忘所有变化。

【镜头四:绽放】
脱贫后不一样的花山节
时间:2019年2月

2019年春节,田坝村迎来最喜庆的节日——花山节(也叫踩山节)。这是一个苗族、彝族、汉族杂居的传统村落,每年相继举办寨头苗寨的花山节、九家沟苗寨的踩山节、二月二苗湾彝寨的龙头节、五月寨头苗寨的野草莓采摘节等。

村民一路走来一路歌,欢欢喜喜过踩山节

田坝村四社寨头苗寨有119户652人,和田坝村一样,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又是一年花山节,正月初三清晨,苗家儿女身着盛装,走出家门聚集在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活动组织者黄显光说:“今年花山节升国旗,田坝村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欢庆脱贫的同时,也要借此机会表达苗家人感恩党、爱祖国的心情,饮水不忘挖井人。”立起的花杆是新的、升起的国旗是新的,换上的服装也是新的……王奇杰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刻。

立花杆、吹芦笙、跳苗舞、敬米酒,一场盛大狂欢中,同时洋溢着默默温情,那些热恋中的青年男女相约桥下或是到树林中对歌,交换腰带等定情信物,一批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芦笙迎宾朋,美酒敬远客

“尽管田坝村实现整村脱贫,但脱贫致富的‘三驾马车’还要不断加油。今年二月二,龙抬头,村民马上投入春耕,以一个丰收年迎接明年花山节。”许建军说出自己内心的话。

悠悠芦笙越千年,田坝旧貌换新颜!如今,田坝村仅仅是初战告捷,接下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必定会创造出一个红籽果般美好的新光景,将火辣传奇抒写在赤水河畔。

来源:川江号客户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在宝宝51天,母乳始终是零食吃的,他闹了给他随意喂点,这也是我为啥还想坚持给他吃点的原因,其实我挺漏奶的,宝宝一就漏好多。喂母乳这件事谁也不能绑架我,喂与不喂
  • SLove does not close, and your long,Liwe,a good life meet slomy[好喜欢] 既有头脑又有金钱的人
  • #票务[超话]##太湖湾音乐节[超话]##薛之谦##许嵩##郭顶##陈粒##气运联盟##马頔##房东的猫##焦迈奇##颜人中##沈以诚##棱镜##霓虹花园##廖
  •  可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虽然到处都在科普海姆立克急救法,但还是有不少人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可能遇到, 殊不知,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谁会先到!随之而来,第
  • 这几天的好吃的[彩虹屁]一天八百顿好吃的[开学季]P1一顿抵我一天饭钱还有多的,but是真好吃P2连小白菜和包菜都好好吃!一颗米没剩P3地锅鸡,边缘的锅贴(?不
  • 上一次化妆已经是高考前两天的事了[泪] 以为高考完后我的化妆技术会突飞猛进,没想到追琅琊榜追杀疯了,如图一我还在看小片片的琅琊榜解说[悲伤] 逐渐失去了爱美之心
  • 時又常被用作“歭”的借字,而歭与跱、踟相通,表达的都是原地不动或来回走动的意思,如踟蹰不前。疾趋,也叫趋风,就是用较快的速度趋,比如战场上一方使者觐见对方君王,
  • 更想说的是关于爱情时效性这个问题,以前你读的大部分爱情故事都于王子和公主克服万难在一起的时候戛然而止,而现在却被要求回答他们在一起之后漫长的人生该怎样维持,你当
  • !!
  • 只需手机下单,片刻后就会有蓝骑士将一碗热乎乎的藕汤送到你的面前 大数据显示,在武汉今年1-10月共喝掉了27万升的藕汤,藕汤外卖订单量稳居全国第一。随着外卖的兴
  • 嗨,写写字,画画画,又黄昏斜阳了,细雨蒙蒙,凉风阵阵,这,气氛都烘托出来了,就必须相思了,比如思乡,思亲,反正随便思点啥吧,我思的是,如果天晴,赶紧约个饭[允悲
  • 反观自己真是弱爆了#宝宝的少女心##令人心动的offer3首录##学医到底苦不苦#苦啊 干嘛不苦 不光是在学知识而且还在学人际关系 课本上的知识已经要靠脑子去记
  • 当你跟胃口很小的而且最近心情不佳吃不下饭的朋友吃饭时:哇哦~这些菜都是我的[笑cry]当上完班累个半死回家首先看到的是各类邻居而不是小柚子时:哎哟喂~心身疲惫当
  • 喜欢到你突然跟我说分手那天,我都舍不得冲你发脾气,只是温柔的说“好”.7. 对于深爱的人,连说出他们的名字,都觉得是分享了一部分。喜欢到你突然跟我说分手那天,我
  • 很治愈的文案1.女孩子嘛 写写作业 偶尔跟姐妹去玩 打打游戏 听听歌 追追星 又何必去在意一个男孩子喜不喜欢你呢.2.睡到人间煮饭时。7.爷爷说 最爱你的人 不
  • #没有炸厨房的第二天!!!#中午没有炸厨房因为ho小姨她们去吃了章鱼水煮肉[泪]太好吃了鳗鱼籽那个饭还有芝士玉米真的绝了[泪]☆想着晚上要做饭所以顺路去了一趟超
  • 这种克制也造成了为什么很多人眼里左航其实很理性很冷静(不包括他刻意做出综艺效果的时候),我更多看到的,是左航胸膛里熊熊燃烧着的、纯粹热烈的火,他的内外被分割成两
  • 希望能对施害者予以严惩,给受害者一个交代!4.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进行办案,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 #一财带你看进博会##进博的热度上海的温度# 【奢侈品践行可持续理念:#Chloé推出印有非洲女工名字的草编包#】今年的进博会上,各奢侈品集团在践行可持续理念上
  • 不过,其实防止便秘,还有更好更优雅的选择,比如以下5种食物。你out啦便秘的时候,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开塞露,一种塞到肛门里就能解决大便干结拉不出的神奇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