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将一篇文章投向了一个我心仪的公众号,因为这个公号也是几年前最早发我文章的那个,叫“乡土文学微刊”,说得简略一些是“乡土文学”。自从大前年开始,它刊发出了我的第一篇文章,这一发就不可收拾了,后来我写的近乎大半文章都由它发出来——足足有一百多篇。而事隔一年多后,前些天里,我第二次开始写文章,第一篇文章仍然由它刊发出来。

这个公众号的主编是陇南市某县的中学语文老师,姓马,是个有才气,有毅力,非常热爱文学的青年人。他有一个属于他一个人发文的公众号,他的文章大多数刊发在那个公众号里。不过,他又经营着“乡土文学”这个微刊,主要编发别人的文章。在这个公众号里,作者并不仅仅局限于陇南市各县,而是涵盖了全国各地,尤其是我们甘南各县市的人居多,其中我们卓尼县的文学爱好者位居榜首——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个卓尼籍作者的作品刊发出来。

只是这一次的投稿有点蹊跷,或者说有点不顺利,五、六天过去了,别人的文章都陆陆续续出来了,而我的这篇稿子如同泥牛入海,音信全无。看公众号发出来的文章情况,绝不可能是稿件太多而刊发不及,因为它每天大多只是发出一篇,偶尔才会有两篇出现。每天公众号的发文极限一般都是八篇文章呢!我有点怀疑自己是否将公众号的邮箱弄错了,是否没有投进去……可这又怎么可能呢?就那几个邮箱地址,我用了几年,背都能背下来,它们其实早就刻印在了心里。

还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因为自己文章的阅读量比较低,公众号会延时或者拒绝推出,这也是很多公众号都应用的规则,毕竟文章的阅读量越高,公众号的名声就越响亮嘛!而公众号的牌子越亮越响,会吸引来一些名人高手的稿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有一些公众号里的文章,它们的阅读量动辄就是“10万+”,事实上有的已经达到了几十万、几百万,光是文后的留言数,早达到了公众号的留言极限——一百多条,而每一条优秀留言的点赞数,也已经是用“万”作单位了。但是具体到我投稿的“乡土文学”上,情况断然不是这样的,它本身是一个纯文学的公众号平台,而纯文学类平台上的文章阅读量,最多也就是千把数儿左右,更多的纯文学平台它们的阅读量,也就是一、二百。

封城期间阅读成就达成✅
读书这种事还是看缘分,三年前我看完音乐剧,雄心壮志地从书架里找出来打算读完,结果读了没几行就读不下去了。
去年看到喜欢的公众号博主分享自己不开心时的做法是“读人物传记”,在很多“吃一顿好的”“喝酒”“睡一觉”之类的答案中显得清新脱俗,如果把当时的我拍扁变成二维动画,我脑袋上会有一个小灯泡叮地亮起来。
如果没有类似的经历,应该很难从这么简单的几个字里找到共鸣。小时候几乎读不进去大部头的书,近几年却越来越喜欢一些时间情节跨度大的作品,最好从少年到老年,好像读完了一本书也过完了一生——“读人物传记则能够帮我们找到一条更长的时间线,并以此为对照,避免放任自己沉溺于眼下的不快乐。你会发现,自己还不是很惨。”大抵就是这种感觉,读过的这类的书越多,越觉得自己的日子还长着呢。有些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已经是过完好几辈子的人了,不必计较一些无关紧要的事。
小时候读书总是克服不了好奇心,读了没几页就翻到最后看结局,读过的寥寥几本人物传记更是如此,看到中间美满的情节会忍不住想“可他最后是xx死的呀”。现在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好奇心,看到最后主角死去,会想“可他度过了xx的一生”。
从前最怕写的作文题材就是读后感,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读的书都很肤浅,高深的书又像穿透我的年龄一样穿透我的认知范围,也不太会表述自己的情感。过了这么几年,现在的我也很难把读完一本书时的心情准确地用文字表达出来,但读完一些书后的的确确能感觉到心头的重量,虽然说不出来,这重量感权当是墨水灌进了我的灵魂。
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著我都是这两年才读的,读的却是几十年甚至百年前的故事,好的作品的确让人感觉不到时间的隔阂,好像过完一生的同时也穿越时空了。从来没有后悔过“为什么不早点读”,因为什么时候读什么书本来就是种缘分,当然也因为我本来就还很年轻。[doge]
随便扯了这么多,如果写到以前的作文本上并冠上“读《xxxx》有感”的题目应该是要低分的,也没有一句话提到这本书,按我安利狂魔的性格碰到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应该要狂吹才对。不过这本书还用得着我吹?好看,快去看。音乐剧也好看,快去看。看不进去也没关系,说不定过了几年就看进去了,就像我翻来翻去都找不到这本书的购买记录,大概得是十年前买的。

刺绣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工艺,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在平民中普及。在17世纪左右,受到东西贸易交流的影响,中国刺绣技术传入法国大大地带动了当地刺绣业的发展。中式刺绣讲究写意和精致,用丝线创造渐变渲染,但表面平滑工整;而法式刺绣主立体感,搭建立体的绣片、缀以珠宝亮片以显华丽富贵。

时尚界对刺绣的迷恋从未停止,无论是Gucci、D&G,还是法国的Dior,都不断回望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奢华工艺。17、18世纪的刺绣不仅是唤醒整个时尚界的缪斯,更是中西方都无法取代的古老传统。

18世纪末,贵族身上的刺绣面积是与其地位密切相关的。地位高的人,衣服上的刺绣面积会更大片。19世纪初,拿破仑·波拿巴恢复了宫廷的着装传统,华丽刺绣仍是最直观的地位证明。

除了法国,欧洲各地王侯贵胄历来都钟爱刺绣,无论是英国还是意大利,抑或是瑞典,甚至俄罗斯,精美的刺绣都是宫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于高级时装而言,刺绣一直是其命脉的组成部分。那些精美的刺绣背后,是深谙传统的匠人日以继夜的耕耘。他们仍在用自己的双手,一针一线地延续工艺,造就美的奇迹。

——摘自“LicorneUnique”公众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如何在新班级快速确认谁是二次元#主要还是看头像吧,这里我选出我班上人的头像来举例子首先排除明星网红这种之类的然后排除用情头的,因为众所周知这个群体不会有男(女
  • 疼痛的时候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都会受限,手臂向上抬不起来,连梳头都困难。从他说要把阿羡还给爱他的人的时候,从读到那份“迟来的回信”的时候,从他约定下次见更挺拔的时
  • 什么样的‮人女‬最有福气?​‎ ͏    第一‮不,‬可争之人,不与之争   不‮要重‬的事千万别‮争去‬,懒得去争   家里外发生个什‮口么‬角非‮逞要‬个口
  • 当天晚上在我的催促和暗示下 晨总当着我们室友的面打来了电话[笑而不语] 让我打开了免提并且大声的喊出了 cwx是我的女朋友这句话[爱你][爱你](我感觉那一刻心
  • 于是我下意识的看了下周围,好巧不巧的停在了城隍庙的门口,我心想,这一定是城隍爷派人送我上班去~谢谢城隍爷♥好嘛♥这个外应好有趣♥#大唐西域记# 今天玄奘走过了小
  • 聊天中学到了很多茶的知识,特别是茯茶的知识,解开了好久以来存在我心里的疑问:泾阳县不产茶,为什么泾阳茯茶有几百年的历史?由于一路不堵车,路程也不太远很快就到了目
  •   “比树古老,比山年轻”这是我译的两句歌词,曾写给先生以表敬意,其实我还译过另外一句话:“去掉少年情怀和赤子之心,一个男人所剩无几”谁说的不重要,关键是也让我
  • 我觉得我骨子里‮还头‬年轻,我还可以再疯狂一点……很久没有正经写‮读过‬后感,也就想‮什到‬么说什么了~如果‮我问‬最终的‮想理‬和梦想‮什是‬么一‮以直‬来都
  • 9.如果你高跟鞋穿累了,可以到我这穿帆布鞋,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尝试奔赴更好的人。9.如果你高跟鞋穿累了,可以到我这穿帆布鞋,我的意思是,你可以尝试奔赴更好的人。
  • 一时有些动容,于是走的时候,给帮我做核酸的大白塞了一杯饮料,并说了句:辛苦您了3.小区门口摆了花摊买了盆栽,花名竟然就叫:一帆风顺,因为花束就像帆船一样。”舒明
  • 果然吧,这个单元这些江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实在阻碍查案,都一百天了还没有找到凶手[哼][哼]没有开封府,看你们几个人自己能玩到猴年马月去,哼╯^╰好在我
  • 越奸越狡越贫穷,奸狡原来天不容。#四面佛#■《处世良言》:修 心量小戚戚非君子,无度荡荡不丈夫。
  • (幻想小说)文/杨胜华说到电影,大家并不陌生。众所周知,刘三姐人不但是个倩女,而且能讲会说,如同高山上的红辣椒,有个性,富有斗争精神。可亲,可爱,可敬。深受老百
  • 虽然我也很喜欢但没有到像他们狂热的程度,可能我也是对排球本身没有特别特别大的兴趣吧…在你面前这么说我也有点不好意思,嘿嘿…本来想让舍友们帮我带块小蛋糕(毕竟明天
  • 我真的太喜欢床了,为什么会有这么令人身心都舒适的地方,为什么能这么温暖柔软,搭配上被子就是双重的温暖和柔软,我躺在床上感觉被幸福包围着…床,多么让人安心,充斥着
  • 黄强在铁路系统已成名多年,是武汉铁路局集团公司著名书家之一,特别是近年来的行草书,又有质的飞跃。  “项目刚开始,投资方由于客观原因,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建厂位置,
  • 但是现在我会在那个孤独老人身边看到另一个可爱的小老太太龚龚宝贝(这几天才说,为什么我们可以相处的这么舒服而且越来越舒服,什么都可以直接说然后提意见再改,磨合好几
  • 此前,1月25日,一则题为“96岁大陆新闻学泰斗方汉奇先生和岛内98岁新闻学泰斗李瞻先生拜年”的短视频在海峡两岸新闻学界、业界引发关注。”△1月25日,一则题为
  • 还聊了聊现在和刚在一起时的喜欢有没有区别,总结下来就是以前是看到了好的地方所以喜欢上了,现在是慢慢了解对方知道彼此有缺点也喜欢对方,最后他讲我现在比之前更粘人了
  • 可能是诗人借清茶一杯以消酒渴,也可能是晚年因体衰而不能多饮聊且以茶代酒,或是因茶而思酒,但这两句所透露出来的清幽境界和旷达情思,韵味深长。在中国文人的生活中,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