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殷切关心他的幸福生活……我觉得编辑好像也很想嫁给他[太阳]
(全文给我的感觉:家长里短唠嗑时,一个宇宙无敌绝佳大笋盘被七大姑八大姨从里到外八了个遍,并用恨不得自己可以嫁给他的、无比可惜的语气对他的幸福生活一顿感慨并送上深切祝福。)

笑死

我➡️全文重点: ててちゃん

超可爱的汪酱!!!超可爱的名字!!!是桥自己起的吗???

《初见》

我的化学老师,到现在我应该才认识她两个月多,初见时就觉得她特别像一只仓鼠(仅看外形),常瞪着眼睛,个子矮矮的,也没什么感觉。直到她说,她会登记上课回答问题的同学,一周内必须回答一次问题,我就当真了(现在想来可能我的潜意识里也期望回答问题),因为她喊人一般是上来做实验,那次我就举手了,当时的同桌还特意嘱咐我要注意哪些事项,刚上台时有些紧张,但我自认为这是自己潜意识里在装,可后来拿着胶头滴管时不知道怎么吸,就乱按,手也在不住地颤抖,滴进试管时根本滴不进去,心里就在骂这试管口怎么这么小,又急又怕,像被踩了尾巴的老鼠,最后应该是要气冒烟了,眼泪立马就涌上来,生怕我着了火,模糊了视线。最后还是完成了这个实验,我记得很清楚的是,两种无色的液体,一碰撞,便绽开了鲜艳的,玫红色的火花。老师事后示范了那胶头滴管的正确方式,是和握毛笔的姿势一样,我顿时联想到写软笔书法时的郑重姿态,她对于化学这门学科似乎也是这样的。

第二次,她上的是午饭前最后一节课,我的数学打卡作业还没写完,正准备拿吃饭的时间狂补,没想到我们班吃饭太积极,没人帮她搬化学器材,便问我能不能帮忙,这我肯定答应啊,她盯了我一会儿,开口道:“你是某某某吧。”这是隔壁班的名字,我没有否定,因为我这个人是很怕老师的,也不是怕,是一种强烈的崇敬,“老师”这个称呼便足以挤出一堵厚墙隔阂我与她于千里之外了,再者我也懒得答复,她反正是会认得我的,仿佛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自信,也担心否定了她会有些尴尬。我默不作声地端起东西,她又突然道:“噢不对,你是某某某。”这是我的名字!她记得我!我很开心,似乎是某样东西失而复得了一般,安静的走廊里,只充斥着我一人的雀跃。

她应该是认识我了,在连续两次考试都得了全班第一之后(虽然分数也不高),我这样想。快要联考,刚考完一次模拟考,下节化学课她就继续让我们做化学试卷。写完后还有些时间,因为她坐的位置就在我面前,她便让我拿出上一次模拟考的试卷,她来给我分析错题,我走上讲台,站在她的身边,弯下腰,听她讲,用类似挑衅的眼神看一眼台下,不知有没有人看见,我眼中赤裸裸的炫耀与骄傲,可能别人觉得老师只是就近,确实如此,但谁也不能阻挡我幼稚的快乐,仿佛是被偏爱一般,让我有了炫耀的资本与底气。

紧挨着的考试前,她突然要讲我们选做的一套卷子,因为是选做,所以我当时是胡乱做的,上文值得炫耀的地理位置现在成了社死的主要原因,老师拿我的卷子拍了照,还投了屏,边改边讲,唉,错的一塌糊涂。她本来说,下次继续拿我的卷子,我还在装羞涩,结果另一个(不识好歹的)男生主动要求老师下次拿他的,这我还忍得了?立马喊老师下次拿我的试卷。下课后,老师又找到我,语重心长地指出我的不足,她其实不是一个幽默的人,她有理科生一贯的严谨认真,不管是在课上还是课外。我虚心接受,满口答应,最后还在嘱咐她说下次一定要拿我的卷子,给她打包票说我肯定给她做全对,她终于被我逗笑了。我一直很清楚我这个人,并没有自带的搞笑属性还硬玩梗,但是在她那里,让我觉得我可以很幽默。

这次上网课,在网上提交作业,这是她给我留下的评语,我还翻了其他同学的作业,老师大部分也都留下了评语,有的只发了几个字的答案她也能找出问题,细致而认真(不过我还是觉得她给我留下的评语像是对我期望最高[苦涩][苦涩]),我又想起上文她对我的劝诫,她一直在告诉我,告诉我可以很成功,我可以去做到更好,她在不停地给予我攀登的勇气,是真情实感的,仿佛有一个不善言辞的人给你袒露了心声,一个你以为等不到答案的人主动喊出了那声“我爱你”,她看起来不常说这些鼓励,我即使听过很多鸡汤,也会从她寥寥几句的话语中得到无尽的慰藉,澎湃起汹涌的浪潮。

她希望我好。

这着实很让人感动。

我应是个不善言辞的人,硬是描绘不出心中的那丝触动,可能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只是我自导自演的脑补戏,当然可以这样理解,这给我带来的真真切切的感受,却真真切切地蹂躏(贬词褒用,在这形容印象深刻)在我的心中。

我渐渐察觉到,老师对化学的态度,似乎是敬重的,夸大了可以说是虔诚的,甚至是神圣的。这让我逐渐明白,有时候,职业这个词,不仅仅是用来谋生的手段,而可以形容心中所深切热爱的燎原之火,让我在对未来规划的思考中,加上我心之所向的事物。

我的化学书上仍记着她在课上说的一句话,在那节课上或许是无足轻重的,但她却道得无比诚恳与真挚,那坚定的眼神,仿佛在铿锵地宣誓,对着一座名叫信仰的雕像,郑重道:“我选择化学这门科目,就是为了寻找这无尽的变化中存在的不变。”

我顺着她的眼神朝窗外望去,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泻,大树经历了又一个夏天,彼时绿叶正繁茂,刚好,一切都刚好。
(在疫情防控封锁的家里写的,要用文字的力量鼓励自己学好化学[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一位外来户作家是怎样为成都立传的? | 品书录

邱 林
如果城市也像人一样,我们又将如何为城市立传呢?近年来,伴随着英国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的《伦敦传》的翻译出版,伴随着《南京传》(叶兆言作)、《北京传》(邱华栋作)、《广州传》(叶曙明作)等城市传记的问世,一些作家纷纷开始尝试给名城作传,著名作家蒋蓝就是其中之一。他花一年时间创作的《成都传》(上、下册)于近日正式出版。
《成都传》是一部全书纵横4000年时空总计100余万字,300余幅珍贵图片在这部长达百万字的城市传记。一般认为,书写一座城市的切入点有许多,如山水风光,民俗风物,历史趣闻等。撰写城市的传记,或许能从这些关键词里挑拣出些许来,再加以润色描绘,可以集腋成裘的写成介绍一座城市的书。
但是,蒋蓝书写成都,并没有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而是高屋建瓴,襟怀超迈。让历史复活,蒋蓝有笔如犁,插入到成都鸿蒙历史地层深处,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一“犁醒”。泱泱五千年的历史,成都是一个永远也写不完也嚼不烂的命题作文,哪怕只讲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也足以大书特书。想想看,100余万字的城市传记岂是一座城市的山水风光,民俗风物,历史趣闻所能囊括的。
蒋蓝并非成都人,而是一位典型的外来户作家。不过,置身于成都这座大都市里,他深切地感受到巴尔扎克作品里常常提及的“外省人”一样的存在,他称自己为“成都过客”。当然,有心的“过客”从不将自己置身事外,既来之则安之,所以,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就开始密集地创作与成都有关的“思想随笔”。
写成都的作家很多,但多数集中在山水风光、生活情趣方面,而像蒋蓝这样,参考大量古籍史料、使用文学田野调查实地走访、加之丰富联想推理创作而成的“思想随笔”,是不多见的。他试图超越城市建筑、历史、地理、规划等各个学术的壁垒,回到文学语言的空间叙事,有规划地创造纸上建筑、纸上城市。
客观的说,蒋蓝能顺利完成《成都传》的写作,与他近年来创作的“思想随笔”,以及涉及四川、成都的一系列非虚构作品有着密切关系。他先后撰写了由《蜀地笔记》《成都笔记》和《锦官城笔记》组成的“天府广记三部曲”。在一本又一本关于成都的非虚构作品中,他逐渐熟稔于心、信手拈来。
我阅读该书时发现,蒋蓝并没有宏观讲述成都的历史,而是用各个时代成都城里的历史人物串起了故事。成都厚重的历史文化不断地赠予他灵感和题材,不断地提示他要去关注这些历史人物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爱恨情仇。例如,深刻地影响过成都历史文化进程的人物:如李冰、石达开、陆游、张献忠、丁宝帧、唐友耕、骆秉章、朱自清、陈寅恪、陈子庄、李劼人……在他的笔下都有血有肉地一一呈现。
人物之外,就是潜藏在岁月河流里的无数名物,它们虽然不能开口讲话,但各自的物性里却刻着城市历史的印痕。一座城市的痕迹存留于历史的缝隙,我们一旦将某个城市的痕迹钩沉而出,将历史碎片铺开,历史中不可解释的部分往往就只剩下心灵的部分。
在城市历史的解剖中,蒋蓝当然无法对所有名物给予如此大的体量,他需要有所裁摘和偏重,尽可能地让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名物历史得到释放。对于浩若烟海的成都历史而言,任何形式与方法论的填补,都应该得到承认和肯定。《成都传》的价值,正在这里。
无论《南京传》《北京传》《广州传》,还是蒋蓝的《成都传》,所记述的城市都是“双重的城市”。一个是城市的实体,一个是对城市的回忆、描述和想象;一个是真实可触的砖瓦墙垣、市井声音,一个是文字建筑的空中楼阁,充满谣言、传说、误解、夸张的辞藻、错误的印象和虚构之物,比真实的那个更棱角峥嵘,更复杂诡奇。
当然,任何结论都不应该是绝对的。不管是历史学家,还是作家,在引用严谨准确的历史数据和事实方面,未必能摸得到历史的脉络,看得清历史的精髓。而那些被历史学家忽略的历史细节和事实,有时候才凸显出历史的真正意义。恰如现实生活中,精确判断往往不如那些模糊判断准确反映事物本质。
作为非虚构写作部落中的重要一员,蒋蓝是一个难以复制的个案。他通过非虚构写作在国内文坛的陡然崛起,令人刮目相看,更令那些写了大半辈子文字的人茫然失措,尴尬不己。虽然他不是成都人,但我感受到他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爱恋,他写的大多数作品都以成都为背景,从这些作品中,可以读到鲜明的成都性格、成都文化。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是闲人闲不得,能闲必非等闲人
  • 长寿的6个条件:五微一饮
  • 一带一路:中国茶是怎么走向世界的?
  • 生命不在年龄,贵在心年轻
  • 春熙路快时尚品牌都在打折,T恤¥39、短裤¥79,200元可以买好几样!
  • 去了这家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妖精十八怪.....
  • 话题 | 一个人吃火锅的经历是怎么样的?
  • 这家店还在试营业,我就光顾了3次……
  • 一年一次,银石广场员工爆料:春熙路超大规模促销,NB、DW、卡西欧…全场4折起!
  • 爆款国货!最便宜的才4块,有几款比雪花秀、sk2还好用!
  • 白T选购指南!试过了,29块的白T完全能穿出大牌感!
  • 13505天,这钵菜始终没有对手。
  • 住在水碾河,每天都不用开伙。
  • 我们挖出了市中心的隐秘“桃花岛”,但是…不!要!去!
  • 我对成都的思念,是从这碗杂酱面开始的……
  • 这家店千万不能瞎逛!担心你会买到破产!!
  • 话题 | 如果只能选一道下饭菜,你会选什么?
  • XXXXXXL的尺寸,不要轻易和它比大小!!
  • 半夜饿得睡不戳?这几家小店能让你的幸福感瞬间超标!
  • 爆红餐厅低至3折!潘多拉5折疯抢!明天成都这里即将被踏平!